海底生红焰,山头起白波。
洁庵欢乐处,时听木人歌。
海底生红焰,山头起白波。
洁庵欢乐处,时听木人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奇异而富有想象力的画面。"海底生红焰,山头起白波",开篇即以鲜明的色彩对比,展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景象,海底的火焰与山头的波浪形成强烈反差,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壮观的氛围。"红焰"与"白波"不仅在视觉上形成对比,也暗示了内在的冲突与和谐,象征着自然界中对立面的统一。
接着的"洁庵欢乐处,时听木人歌"则将视角转向一个名为"洁庵"的地方,这里似乎是一个充满欢愉与和谐的空间。"洁庵"二字,既点明了地点,又暗示了环境的纯净与高雅。"欢乐处"三字,直接描绘了这个地方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忧无虑的快乐。而"木人歌"则更添一份神秘与趣味,仿佛是自然界的精灵在歌唱,为这个场景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奇特的自然景观和充满想象的描述,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和谐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巷竹猗猗垂,山桂亭亭覆。
入门拜慈亲,白发颜微瘦。
薄宦十馀年,欢爱类稚幼。
款款问中朝,不私及堂构。
娇儿发垂额,及归尽婚媾。
䦱为孙暗窥,兹客曾未觏。
忆昔少年时,老屋埙篪奏。
树下共嬉游,史先弟随后。
树今已成围,山石还如旧。
拟采南陔兰,相偕饰容臭。
匪敢赋《闲居》,献母南山寿。
坠叶岂更荣,流波无重回。
哀哀古孝子,痛哭嗟瓶罍。
喟余少薄祜,赋无《凌云》才。
侧闻过庭训,爱惜如琼瑰。
弱龄把铅椠,慈颜为之开。
乾坤当百六,梁木忽然摧。
譬彼玄鸟雏,巢倾雕梁灾。
譬彼松下草,霜落成枯荄。
自我歌鲜民,星纪凡屡该。
况乃忝符节,陇山崔以巍。
松阡渺何处,莫剪蒿与莱。
飘萧生素发,膝下无婴孩。
缅想夜台内,恻恻伤其怀。
誓言守遗教,敢令官方乖。
庶以清白风,稍酬罔极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