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今何世,恍低昂高冢,凄凉风日。
我为苍生歌薤露,百劫河山同厄。
杀贼功赊,盖棺事了,羡尔声华歇。
生原多恨,死也何曾堪惜。
可怜生不逢辰,行吟披发,一样心悲切。
埃印前车君逆料,撒手故人长别。
黄土平安,青年福分,大笑冠缨绝。
杜鹃多事,偏自声声哀咽。
伤今何世,恍低昂高冢,凄凉风日。
我为苍生歌薤露,百劫河山同厄。
杀贼功赊,盖棺事了,羡尔声华歇。
生原多恨,死也何曾堪惜。
可怜生不逢辰,行吟披发,一样心悲切。
埃印前车君逆料,撒手故人长别。
黄土平安,青年福分,大笑冠缨绝。
杜鹃多事,偏自声声哀咽。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词作,以深沉的哀悼之情,表达了对逝者蒋希刚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开篇"伤今何世,恍低昂高冢,凄凉风日",描绘出一个荒凉的景象,暗示了时代的动荡与人生的无常。
"我为苍生歌薤露,百劫河山同厄",词人借用了古代挽歌中的意象,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杀贼功赊,盖棺事了,羡尔声华歇",既是对蒋希刚一生奋斗的肯定,又流露出对其离世的惋惜。
"生原多恨,死也何曾堪惜",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悲痛,认为人生充满遗憾,即使死亡也无法消除内心的哀伤。"可怜生不逢辰,行吟披发,一样心悲切",词人感叹蒋希刚生不逢时,与自己的心境相契合,都饱受苦难。
"埃印前车君逆料,撒手故人长别",借前车之鉴,预示着未来的艰难,同时表达了对故去朋友的深深告别。"黄土平安,青年福分,大笑冠缨绝",希望蒋希刚在地下安息,祝愿他年轻的生命能带来福分,然而词人却只能以苦笑面对这无法改变的事实。
最后,"杜鹃多事,偏自声声哀咽",以杜鹃鸟的哀鸣收尾,增添了词境的凄凉氛围,寓言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哀痛与无尽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蒋希刚的追忆,展现了词人对世事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高节谏垣客,白云居静坊。
马饥餐落叶,鹤病晒残阳。
野雾昏朝烛,溪笺惹御香。
相招倚蒲壁,论句夜何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