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写龙声,长吟入夜清。
关山孤月下,来向陇头鸣。
逐吹梅花落,含春柳色惊。
行观向子赋,坐忆旧邻情。
羌笛写龙声,长吟入夜清。
关山孤月下,来向陇头鸣。
逐吹梅花落,含春柳色惊。
行观向子赋,坐忆旧邻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独自徜徉于自然之中的情境。开篇"羌笛写龙声,长吟入夜清",便营造出一种清幽而悠扬的氛围,通过羌笛的演奏,将龙的雄浑声音延伸至夜色清明之时,显示了诗人对音乐之美的独特感受。
接下来的"关山孤月下,来向陇头鸣",则是将这种氛围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边塞的寂寞和苍凉。月光下的关山,如同一幅古老的画卷,而诗人似乎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孤独与挑战。
"逐吹梅花落,含春柳色惊"这一句,则是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将音乐、季节和景物融为一体。梅花随风而落,柳树在春意的涵养中显现出生机,这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生命力与自然界变化的深刻感悟。
最后两句"行观向子赋,坐忆旧邻情",则是转换了语境,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转而为对往昔生活场景的回忆。诗人在行走中对着某种景象吟咏着心中的诗句,而在静坐时,又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过往邻里间的情谊。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往事的怀念和情感上的深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与自然合一的审美追求。
江邮湘驿。问暮年何事,暮冬行役。
马首摇摇经历处,多少山南溪北。
冷著烟扉,孤芳云掩,瞥见如相识。
相逢相劳,如痴如诉如忆。
最是近晓霜浓,初弦月挂,傅粉金鸾侧。
冷淡生涯忧乐忘,不管冰檐雪壁。
魁榜虚夸,调羹浪语,那里求真的。
暗香来历,自家还要知得。
君家脉寿张,文气雄一乡。
顾我不自武,穷于冻履常。
异盼独见嗜,古道无炎凉。
忆昨夏季望,南风溪山香。
渠渠飞帖盟,伫我高峰行。
漓俗非所捉,此味如和羹。
寿我醴蘸甲,饫我熬屑姜。
别来坐成久,感激时拊床。
我耄君亦老,无预世短长。
向来尘埃迹,如云风扫将。
箪瓢足不足,听天自斟量。
秋无宋玉悲,春无少陵伤。
逢迎但歌笑,傲睨剧戏场。
不然徒自苦,平地皆羊肠。
加于人数等,衰劣如何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