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客已凄凉,矧复值寒食。
花深日迟迟,院静春寂寂。
雨馀山吐青,日落霞扫赤。
浙江渺何在,三月无消息。
弃置勿复陈,吾心乃如石。
逐客已凄凉,矧复值寒食。
花深日迟迟,院静春寂寂。
雨馀山吐青,日落霞扫赤。
浙江渺何在,三月无消息。
弃置勿复陈,吾心乃如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被贬谪到偏远之地,正值寒食节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
首句“逐客已凄凉”,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心境,被放逐之人,自然心情低落。接着,“矧复值寒食”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时令的特殊性,寒食节本是祭祖、怀念先人的日子,对于诗人来说,却只能独自面对,倍感凄凉。
“花深日迟迟,院静春寂寂”两句,通过描写花丛深处,阳光缓缓,庭院寂静,春意盎然但又显得空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略带生机的氛围。花深日迟,暗示时间的缓慢流逝;院静春寂,表现了环境的宁静与内心的沉寂。
“雨馀山吐青,日落霞扫赤”则描绘了雨后的山色青翠欲滴,夕阳西下,天边红霞满布的壮丽景色。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山色青翠,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日落霞赤,则可能寓意着希望与温暖,尽管此时诗人内心仍充满忧郁。
“浙江渺何在,三月无消息”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浙江,这里指代的是诗人故乡所在的地方。三月,通常是一年中较为温暖的季节,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与家乡相隔遥远、无法触及的距离的象征。无消息,更是加深了这种思念与孤独感。
最后,“弃置勿复陈,吾心乃如石”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和决心。面对如此凄凉的境遇,他选择不再诉说,仿佛已经将心中的苦楚化为了石头,坚不可摧。这句话既是对自身情感的总结,也是对命运的一种无奈接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被贬谪后在寒食节期间的孤独、思念与坚韧。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刻,体现了宋诗的特点。
金水相生候,风烟既肃天。
夜分方盛大,秋半正清圆。
鳌背冰轮涌,蛟宫玉鉴悬。
星槎通桂殿,兔窟动龙泉。
势合阴精满,光摇气母旋。
大观同俯仰,佳景洞黄玄。
想见升沉际,回思合辟年。
诗工形不尽,画好思难传。
紫塞机堪速,丹心苦益坚。
因之崇显泽,文武继才贤。
嵩高山下秋风起,万壑萧飕碧云里。
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泻昆崙几千里。
竹炉茗熟惊涛生,春蚕食叶缲车声。
风回忽若九韶舞,箫鼓琴瑟相和鸣。
茫茫古意翻新调,里耳皇荂嗑然笑。
天地从来有正声,伶伦老去谁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