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隐南溪上,悠然世虑忘。
西来山气爽,东去水流长。
午日停诗舰,薰风满钓航。
北窗时一卧,人物似羲皇。
小隐南溪上,悠然世虑忘。
西来山气爽,东去水流长。
午日停诗舰,薰风满钓航。
北窗时一卧,人物似羲皇。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南溪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景。首句“小隐南溪上”,点明了隐居地点,一个“小”字,既显出隐士不求大名、淡泊宁静的心境,也暗示了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状态。接着,“悠然世虑忘”一句,直接表达了隐士摆脱世俗烦恼、心灵得到释放的愉悦心境。
“西来山气爽,东去水流长”两句,运用对仗手法,描绘了南溪周围的自然景观。西面的山色清新爽朗,东流的河水悠长不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象征着隐士内心的平静与广阔。
“午日停诗舰,薰风满钓航”则进一步展示了隐士的生活情趣。午后的阳光下,他或许暂时放下笔墨,享受片刻的宁静;而当微风吹过,满载着希望与期待的钓鱼船在水面上轻轻摇曳,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是对生活乐趣的追求。
最后,“北窗时一卧,人物似羲皇”两句,以北窗为引子,表达了隐士渴望回归原始、与世无争的理想状态。这里的“羲皇”,指的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伏羲,常被用来象征理想化的社会状态。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不仅赞美了隐士的生活方式,也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溪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隐逸文化中追求自然、淡泊名利、向往简单纯粹生活的美好愿景,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文人隐逸情怀的生动体现。
乡赋鹿鸣篇,君为贡士先。
新经梦笔夜,才比弃繻年。
海雨沾隋柳,江潮赴楚船。
相看南去雁,离恨倍潸然。
难求珍箑过炎天,远就金貂乞月圆。
直在引风欹角枕,且图遮日上渔船。
但令织取无花簟,不用挑为饮露蝉。
莫道如今时较晚,也应留得到明年。
肠断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
积藓下销香蕊尽,晴阳高照露华乾。
明年万叶千枝长,倍发芳菲借客看。
常年寒食在京华,今岁清明在海涯。
远巷蹋歌深夜月,隔墙吹管数枝花。
鸳鸾得路音尘阔,鸿雁分飞道里赊。
不是多情成二十,断无人解访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