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孙山人太初墓兼怀郑吏部继之》
《谒孙山人太初墓兼怀郑吏部继之》全文
明 / 徐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道场山下见荒阡,欲吊吟魂一怆然。

寂寂梨花寒食雨,萧萧蒿草夕阳烟。

空林夜静闻猿啸,断碣年深借鹿眠。

若把梅亭比苕水,千秋黄土总堪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孙山人太初墓地的拜谒之情,以及对已逝友人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哀思。

首联“道场山下见荒阡,欲吊吟魂一怆然”,开篇点题,诗人站在道场山下的荒凉墓道前,心中涌起对逝去灵魂的哀悼之情。这里的“荒阡”既指墓道的荒芜,也暗含了对逝者生前辉煌不再的感慨,“欲吊吟魂”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精神的追忆与缅怀。

颔联“寂寂梨花寒食雨,萧萧蒿草夕阳烟”,进一步渲染了墓地的凄清氛围。梨花在寒食节的细雨中显得格外寂寥,蒿草在夕阳的余晖中摇曳,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宁静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思。

颈联“空林夜静闻猿啸,断碣年深借鹿眠”,通过夜间的空林与远处传来的猿啼声,以及年久失修的墓碑被野鹿借作栖息之所的场景,进一步深化了墓地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历史的永恒。

尾联“若把梅亭比苕水,千秋黄土总堪怜”,诗人将眼前的墓地与梅亭、苕水进行对比,表达了对逝者命运的同情与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梅亭与苕水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而“千秋黄土”则代表了生命的最终归宿,诗人借此抒发了对生命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哀思,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生命、时间、历史等深刻主题的思考。

作者介绍
徐熥

徐熥
朝代:明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猜你喜欢

月月红花

十二循环换律筒,芳葩长是笑春风。

山家不识尧蓂荚,日历聊凭月月红。

(0)

为魏塘王居士留三日二首·其二

魏塘酒贱蟹螯肥,久要人情忍重违。

呼妓访僧俱不必,醉三昼夜可言归。

(0)

三竺道中三首·其一

武林风物异他乡,三竺山行草亦香。

村落寻常绩麻处,隔帘时复见红妆。

(0)

和仲蒙石龙涡

群冈压泾湄,于此聚众首。

其间石屋露,远视若呀口。

林端蹑縆上,却入势愈斗。

围空竖古壁,阔可百人受。

洪钟谁倒仰,巨瓮忽侧剖。

层岩寒泉飞,绝巘怪树走。

阴风喜复怒,野雾吞且呕。

晴岚逼衣襟,欲住不得久。

尝闻耕者说,自昔藏蚴蟉。

当年救旱事,有记刻不朽。

近岁灵恐歇,百祷无一偶。

至今闾里人,不复来奠酒。

(0)

贞女吟

身外无一簪,何以供铅华。

饰行不饰容,浊水白藕花。

藕心乱如丝,妾心圆如珠。

丝乱端绪多,珠圆瑕颣无。

焉得偶君子,奉之此高节。

所生虽至亲,此意安可说。

(0)

题鹤鸣化上清宫

秘宇压孱颜,飞梯上屈盘。

清流抱山合,乔树来云寒。

地古芝英折,岩秋石乳乾。

飙轮游底处,空自立层坛。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