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开华岳三峰秀,叠就层峰数石寒。
等是世间儿戏事,道人莫作两般看。
擘开华岳三峰秀,叠就层峰数石寒。
等是世间儿戏事,道人莫作两般看。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松所作,题为《铅山僧斋假山》,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对自然与人工造物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首句“擘开华岳三峰秀”,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假山之中的奇峰异石,仿佛将华山的秀丽风光浓缩于一室之内,展现出假山设计者高超的艺术匠心和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次句“叠就层峰数石寒”,进一步描绘了假山的构造细节,层层叠叠的石头堆砌出高低错落的山峰,给人一种冷峻而静谧的感觉,暗示着假山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在精神层面引发人们对宁静与深邃的思考。
后两句“等是世间儿戏事,道人莫作两般看”,则揭示了诗人对人工造物与自然景观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考。诗人认为,无论是自然界中的山川之美,还是人工创造的假山之景,都只是世间众多现象中的一部分,不应被过分强调或忽视。对于修行之人(道人),应当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这一切,既不沉溺于物质世界的表象,也不盲目否定人工创造的价值,而是从中领悟宇宙的和谐与生命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对假山这一具体事物的描绘与反思,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工、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哲学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与艺术创造的独到见解。
松兮松兮龙之宗,龙不为龙乃为松。
松作女萝缠一石,石为松困难成峰。
倒生下垂几千仞,松头生在青芙蓉。
龙渴下饮髯拂水,一者横卧当石淙。
一者破石石腹裂,石为之母胞胎重。
石无窍穴松久孕,横枝千载乃穿胸。
松胶石漆日坚固,松身长大石无缝。
石兮乃有松为子,石生石养无土壅。
龙性从来不见石,石即泥土恣所冲。
人间但见松变怪,岂知是龙不可踪。
怜君万里事孤征,艰难来自黔阳城。
黔阳乃是烟雾海,天无三日能乾晴。
雨师最好黔阳地,霢霢濛濛岂天意。
三年未洗战场红,红满黔阳皆血泪。
啾啾新鬼多王侯,可怜白骨成山丘。
英雄岂合建大义,杀身自古因春秋。
水深火热天所喜,汤武之世皆逆理。
君臣一炬谢生灵,赤县神州终已矣。
君向黔阳吊战场,仲家黑白邀壶觞。
腐肉之中相饮食,乌鸢往往争肝肠。
争肝肠,中有馨香是国殇。
生降差比部尉强,君行莫与别阿梁。
橐驼生一女,不肯与之乳。
羌儿谓橐驼,恩薄乃如许。
女亦肉为鞍,女亦力如虎。
重能驮帐房,可眠我妻女。
屈足受重载,万斛如鸿羽。
中国奇畜稀,肿背人争取。
牝牡不用分,独峰亦爱汝。
泉脉每能知,跑地水如缕。
青海热风来,先鸣报行旅。
粪烟直上时,望似狼烟举。
有时亦人立,两脚相支拒。
夏至虽退毛,封牛谁敢侮。
橐驼且自欢,听我兜离语。
我鼓大琵琶,一曲为而舞。
橐驼知音声,湩流复如雨。
饱饫橐驼儿,蹄峰免刀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