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镜容颜改,登阶气力衰。
咄哉今已老,趋拜礼还亏。
身似临崖树,心如念水龟。
尚犹耽有漏,不肯学无为。
览镜容颜改,登阶气力衰。
咄哉今已老,趋拜礼还亏。
身似临崖树,心如念水龟。
尚犹耽有漏,不肯学无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者的内心世界与外在表现,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首联“览镜容颜改,登阶气力衰”,诗人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面容,发现岁月的痕迹已经深深地刻在了脸上;攀登阶梯时,感到体力的衰退,行动不再如年轻时那般轻盈。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老去的外在表征,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
颔联“咄哉今已老,趋拜礼还亏”,诗人发出感叹,承认自己已经步入老年,连最基本的礼仪都难以做到完美。这里不仅反映了身体机能的下降,更体现了精神状态的变化,老去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疲惫,还有对自我形象的不满和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颈联“身似临崖树,心如念水龟”,将自己比作悬崖边的树木和思念水中龟的乌龟,形象地表达了老年的孤独与渴望。树木在悬崖边摇摇欲坠,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即将终结;而乌龟思念水中,却无法回到过去,暗示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不舍。
尾联“尚犹耽有漏,不肯学无为”,诗人虽然还在享受世俗的欲望(“耽有漏”),但内心深处却不愿放弃追求,不愿接受“无为”的生活态度。这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妥协,也是对理想追求的坚持,展现了老年人复杂而矛盾的心理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年的描绘,展现了生命从盛到衰的过程,以及人在面对衰老时的种种情感体验,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无奈,蕴含着深沉的人生哲理。
薄腻力偏羸,看看怆别时。
东风狂不惜,西子病难医。
肌细分红脉,香浓破紫苞。
无因留得玩,争忍折来抛。
洞天真侣昔曾逢,西岳今居第几峰。
峰顶他时教我认,相招须把碧芙蓉。
殷勤不为学烧金,道侣惟应识此心。
雪里千山访君易,微微鹿迹入深林。
追逐翻嫌傍管弦,金钗击节自当筵。
风霜一夜燕鸿断,唱作江南袚禊天。
玉树花飘凤失栖,一声初压管弦低。
清回烦暑成潇洒,艳逐寒云变惨凄。
十斛明珠亦易拚,欲兼人艺古来难。
五云合是新声染,熔作琼浆洒露盘。
不似新声唱亦新,旋调玉管旋生春。
愁肠隔断珠帘外,只为今宵共听人。
十年逃难别云林,暂辍狂歌且听琴。
转觉淡交言有味,此声知是古人心。
五柳先生自识微,无言共笑手空挥。
胸中免被风波挠,肯为螳螂动杀机。
风霜寒水旅人心,几处笙歌绣户深。
分泊一场云散后,未胜初夜便听琴。
自怜眼暗难求药,莫恨花繁便有风。
桃李更开须强看,明年兼恐听歌聋。
白云深处寄生涯,岁暮生情赖此花。
蜂蝶绕来忙绕袖,似知教折送邻家。
重九仍重岁渐阑,强开病眼更登攀。
年年认得酣歌处,犹恐招魂葬故山。
绕壁依稀认写真,更须粉绘饰羸身。
凄凉不道身无寿,九日还无旧会人。
鹤氅花香搭槿篱,枕前蛩迸酒醒时。
夕阳似照陶家菊,黄蝶无穷压故枝。
《歌者十二首》【唐·司空图】追逐翻嫌傍管弦,金钗击节自当筵。风霜一夜燕鸿断,唱作江南袚禊天。玉树花飘凤失栖,一声初压管弦低。清回烦暑成潇洒,艳逐寒云变惨凄。十斛明珠亦易拚,欲兼人艺古来难。五云合是新声染,熔作琼浆洒露盘。不似新声唱亦新,旋调玉管旋生春。愁肠隔断珠帘外,只为今宵共听人。十年逃难别云林,暂辍狂歌且听琴。转觉淡交言有味,此声知是古人心。五柳先生自识微,无言共笑手空挥。胸中免被风波挠,肯为螳螂动杀机。风霜寒水旅人心,几处笙歌绣户深。分泊一场云散后,未胜初夜便听琴。自怜眼暗难求药,莫恨花繁便有风。桃李更开须强看,明年兼恐听歌聋。白云深处寄生涯,岁暮生情赖此花。蜂蝶绕来忙绕袖,似知教折送邻家。重九仍重岁渐阑,强开病眼更登攀。年年认得酣歌处,犹恐招魂葬故山。绕壁依稀认写真,更须粉绘饰羸身。凄凉不道身无寿,九日还无旧会人。鹤氅花香搭槿篱,枕前蛩迸酒醒时。夕阳似照陶家菊,黄蝶无穷压故枝。
https://shici.929r.com/shici/v75NsEJ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