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入桂树,高叶碧峥嵘。
举手戏攀折,上与云烟撑。
黄金间白玉,遍地先晶荧。
笙箫坐间发,鸾鹤空中鸣。
浩歌山谷应,起舞衣裳轻。
一尊石上酒,如我浩气盈。
目送飞鸿尽,青云万里平。
南风入桂树,高叶碧峥嵘。
举手戏攀折,上与云烟撑。
黄金间白玉,遍地先晶荧。
笙箫坐间发,鸾鹤空中鸣。
浩歌山谷应,起舞衣裳轻。
一尊石上酒,如我浩气盈。
目送飞鸿尽,青云万里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沉浸在自然美景中的独特体验。开篇“南风入桂树,高叶碧峥嵘”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南风拂过桂树,绿叶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的画面。接着,“举手戏攀折,上与云烟撑”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情景,仿佛他与云烟相接,充满了自由与超脱。
“黄金间白玉,遍地先晶荧”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地面比作镶嵌着黄金与白玉的晶莹世界,形象地描绘了地面的美丽与纯净。随后,“笙箫坐间发,鸾鹤空中鸣”通过音乐与鸟鸣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宁静而祥和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这美妙的时刻伴奏。
“浩歌山谷应,起舞衣裳轻”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放声歌唱,随着歌声起舞的场景,衣裳似乎也变得轻盈,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后,“一尊石上酒,如我浩气盈”表达了诗人借酒抒怀,内心充满豪情壮志的情感,而“目送飞鸿尽,青云万里平”则以远眺飞鸿,展望万里青云,象征着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金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乌衣梦醒。送春似过翼,园林幽夐。
地近绛霄,才称黄门声华盛。无端环玦寒宵迥。
正孤坐、推敲难定。怪他心迹,春光最好,怎教凄哽。
消凝。簪花帽侧,待谁为绾住,云晨烟暝。
塞雁乍还,仙骥将迎缑山顶。至今泉水清于镜。
倘留得、青衫瘦影。翠微定是无情,对人意冷。
仙猿化后。问门柳径菊,巢痕依旧。
望雨放歌,看月携尊重搔首。珠三剑七消沈久。
但光气、分明牛斗。注经笺史。丛残蠹屑,剩芬存否。
清昼。三天退食,据梧正惓惓,冰怀霜候。
梦断绛纱,泪染青袍嗟双负。红心根薄春阴厚。
待归去、云溪相守。旧时门巷幽寻,更谁酹酒。
苑墙曲。新柳舒舒似沐。
东风劲、吹向陇头,百折柔条半丝续。归期黯未卜。
枨触愁心泪目,西泠夜、追念旧游,苏白堤南段桥北。
韦郎去时属。尽雨底乌藏,烟际莺扑。
啼鹃声里余春促。
愁月照荒堠,雾沈平楚,江潭前度剩旧绿。
怨春去何速。乡国。梦寻熟。待夕度征帆,晨驻游毂。
碧云掩冉填词屋。又篴按新谱,画摹残幅。
婆娑门外,许共隐,意便足。
矫首皤然叟。涨西江、才名流尽,泪添多少。
梦里关山呼客起,海上瑶琴孤抱。
空结想、云璈九奏。
收拾飘零惊喷薄,料千秋、击节悲风调。
漫唱彻,旗亭酒。戈挥昃景吾何有。
也嬴得、长歌当哭,词人自了。
触绪哀弦纷一搦,领略竹枝寒瘦。
是何逊、春风别后。
满眼沧桑余一醉,奈尊前、风月非诗料。
唾壶缺,君知否。
谢驼翁。为吾曹送喜,气象换严冬。
羯鼓邻催,雁镫僮上,铺堂全照春红。
信人力、能偷天巧,殷七七、休自诩神通。
鸡卜徼灵,鸽羹数典,相与从容。
知否人閒何世,又羊儿年分,转到东风。
锦片排场,火攻手段,天心原是梦梦。
漫管他、芳华一瞬,把浓愁、分付酒杯中。
要问草堂,今夕题句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