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墙曲。新柳舒舒似沐。
东风劲、吹向陇头,百折柔条半丝续。归期黯未卜。
枨触愁心泪目,西泠夜、追念旧游,苏白堤南段桥北。
韦郎去时属。尽雨底乌藏,烟际莺扑。
啼鹃声里余春促。
愁月照荒堠,雾沈平楚,江潭前度剩旧绿。
怨春去何速。乡国。梦寻熟。待夕度征帆,晨驻游毂。
碧云掩冉填词屋。又篴按新谱,画摹残幅。
婆娑门外,许共隐,意便足。
苑墙曲。新柳舒舒似沐。
东风劲、吹向陇头,百折柔条半丝续。归期黯未卜。
枨触愁心泪目,西泠夜、追念旧游,苏白堤南段桥北。
韦郎去时属。尽雨底乌藏,烟际莺扑。
啼鹃声里余春促。
愁月照荒堠,雾沈平楚,江潭前度剩旧绿。
怨春去何速。乡国。梦寻熟。待夕度征帆,晨驻游毂。
碧云掩冉填词屋。又篴按新谱,画摹残幅。
婆娑门外,许共隐,意便足。
这首《兰陵王·柳》由金兆蕃于清末近现代初创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树在春风中的姿态与情感,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
开篇“苑墙曲。新柳舒舒似沐”,以苑墙的弯曲衬托出新柳的生机勃勃,仿佛刚沐浴过的清新。接着“东风劲、吹向陇头,百折柔条半丝续”,春风强劲,吹拂着百折的柳枝,每根柳条都像是被细丝连接,生动地展现了柳树的柔韧与生命力。
“归期黯未卜。枨触愁心泪目”,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内心的愁绪,每当看到柳树,就勾起对故乡的思念,泪水不禁夺眶而出。接下来“西泠夜、追念旧游,苏白堤南段桥北”,通过回忆往昔在西泠桥畔的欢聚,进一步加深了对故乡的怀念。
“韦郎去时属。尽雨底乌藏,烟际莺扑”,韦郎离开后,雨天乌云密布,远处黄莺飞扑,这些景象更加重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紧接着“啼鹃声里余春促。愁月照荒堠,雾沈平楚,江潭前度剩旧绿”,杜鹃鸟的啼鸣中,春天似乎在加速流逝,愁云惨淡的月光照耀着荒凉的堠子,大雾笼罩着平楚,江边的绿意也显得格外凄凉。
“怨春去何速。乡国。梦寻熟。待夕度征帆,晨驻游毂”,诗人抱怨春天来去匆匆,渴望回到故乡,只能在梦中寻找熟悉的家乡。期待着夜晚乘船远行,清晨停靠游轮,希望能早日回到故乡。
最后“碧云掩冉填词屋。又篴按新谱,画摹残幅。婆娑门外,许共隐,意便足”,碧云遮蔽了填词的屋子,新的乐谱和画作在残缺的画卷上继续创作,门外的婆娑柳影仿佛是诗人内心的寄托,只要能与故乡有关的事物相伴,内心便感到满足。
整首词通过描绘柳树的生长与变化,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思乡之作。
青齐去岁歉,春旱秋伤霖。
哀哉吾赤子,每怀愁不禁。
虽有守土臣,代予宣德音。
下策筹截漕,博施且兼金。
诚虑苟或遗,沟壑多呻吟。
谒圣志有素,巡方事匪今。
便道一体察,庶慰吾民心。
三冬此望雪,卜度东岱岑。
腊半始被泽,连日同云阴。
无何接奏章,云沾大惠深。
遗蝗定入地,宿麦将抽针。
消疫已病疾,兆稔溉釜鬵。
岂予诚有格,岳灵早降歆。
天地生物怀,否极泰来骎。
嗟嗟方伯司,后命尔其钦。
小喜毋或肆,三时邈难谌。
雁塞奇木无不有,海兰亦得同名松。
樵苏不到历贤劫,老龙鳞甲含烟浓。
渺予无德御中外,所藉馀业致混同。
守在四夷吾夙志,干戈绝域息战攻。
缮兹守禦备无患,薄遣戍卒更番重。
戍回或致是笔室,虬枝想像碧荫崇。
毛颖特立伴清咏,墨池霏润雀台铜。
昔曾获此木笔格,未知其肤知其中。
是物云即削皮为,文如碧水含微风。
拘墟妄分体内外,辞林漫忆山葱珑。
由来朴物尽可玩,志求奇巧将焉穷。
世上三弦声促促,最爱陆生弹一曲。
良朋珍重君肯来,却似风前拾珠玉。
有时蕴拽吴歈声,含商换羽圆而明。
百万金铃一时旋,两三黄鹂相斗鸣。
有时正宫出其口,铁柱冰车偏得手。
塞草秋枯雕鹗飞,关榆夜落风砂走。
忽然幽咽不可言,忆在秋浦闻清猿。
一一鹤声叫明月,珊珊环佩游湘魂。
忽然愁绝变为喜,如在吴趋万花里。
笑懒歌慵螓首娘,口吟舌话鸢肩子。
我问陆生十载前,此技谁擅君谁传。
荅言少小爱入骨,千生万熟夜不眠。
弦调手敏曲能订,以谱为师以心听。
学成弹向大江南,翻怪异鸡无敢应。
我闻生言叹息多,万事真须自琢磨。
我有一弦挂在壁,世无钟期当奈何。
《三弦曲》【明·黄淳耀】世上三弦声促促,最爱陆生弹一曲。良朋珍重君肯来,却似风前拾珠玉。有时蕴拽吴歈声,含商换羽圆而明。百万金铃一时旋,两三黄鹂相斗鸣。有时正宫出其口,铁柱冰车偏得手。塞草秋枯雕鹗飞,关榆夜落风砂走。忽然幽咽不可言,忆在秋浦闻清猿。一一鹤声叫明月,珊珊环佩游湘魂。忽然愁绝变为喜,如在吴趋万花里。笑懒歌慵螓首娘,口吟舌话鸢肩子。我问陆生十载前,此技谁擅君谁传。荅言少小爱入骨,千生万熟夜不眠。弦调手敏曲能订,以谱为师以心听。学成弹向大江南,翻怪异鸡无敢应。我闻生言叹息多,万事真须自琢磨。我有一弦挂在壁,世无钟期当奈何。
https://shici.929r.com/shici/QkhiVqxh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