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塞上达兰海兰松木皮笔筒用旧题韵》
《咏塞上达兰海兰松木皮笔筒用旧题韵》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雁塞奇木无不有,海兰亦得同名松。

樵苏不到历贤劫,老龙鳞甲含烟浓。

渺予无德御中外,所藉馀业致混同。

守在四夷吾夙志,干戈绝域息战攻。

缮兹守禦备无患,薄遣戍卒更番重。

戍回或致是笔室,虬枝想像碧荫崇。

毛颖特立伴清咏,墨池霏润雀台铜。

昔曾获此木笔格,未知其肤知其中。

是物云即削皮为,文如碧水含微风。

拘墟妄分体内外,辞林漫忆山葱珑。

由来朴物尽可玩,志求奇巧将焉穷。

(0)
鉴赏

这首诗以咏物为主,通过描绘塞上达兰海兰松木皮笔筒,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笔筒与自然界的元素巧妙结合,赋予了笔筒以生命和情感。

首句“雁塞奇木无不有”,开篇即点明笔筒材料的珍贵与独特,暗示其非凡之处。接着“海兰亦得同名松”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笔筒材质的稀有与尊贵,将其与松树相提并论,寓意深远。

“樵苏不到历贤劫,老龙鳞甲含烟浓”两句,通过描述笔筒历经沧桑而不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同时也暗喻了笔筒的坚韧与不屈。

“渺予无德御中外,所藉馀业致混同”则表达了诗人虽无显赫之德,但凭借余力使天下归于统一的理想,体现了其深沉的政治抱负。

“守在四夷吾夙志,干戈绝域息战攻”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维护边疆和平、反对战争的决心,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远大的理想追求。

“缮兹守禦备无患,薄遣戍卒更番重”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边防建设的关注与重视,强调了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体现了其务实的政治智慧。

“戍回或致是笔室,虬枝想像碧荫崇”两句,通过想象戍卒归来时的情景,将笔筒与戍卒的生活紧密相连,赋予了笔筒以人文关怀的色彩。

“毛颖特立伴清咏,墨池霏润雀台铜”则将笔筒与毛笔、墨池等文房四宝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文雅而宁静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昔曾获此木笔格,未知其肤知其中”两句,通过回忆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笔筒材质的深入探索与理解,体现了其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力。

“是物云即削皮为,文如碧水含微风”则通过对笔筒制作过程的描绘,展现了其工艺的精湛与艺术的美感,同时也寓意了文字如同清泉,蕴含着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拘墟妄分体内外,辞林漫忆山葱珑”两句,通过对比与联想,揭示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超越与创新精神,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由来朴物尽可玩,志求奇巧将焉穷”则以总结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朴素自然之美的崇尚与对艺术创造无限追求的态度,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笔筒这一艺术品的独特魅力,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与自然、艺术与生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闽僧馈红糟炒笋

食饱舐指老更深,饥肠南北常攲崟。

曾作闽山对岸客,海舶供看常相寻。

一路埃尘春几换,荤膻裂脑愁举桉。

淮陵巨海不多程,多情谁杀能鸣雁。

道人雅好逾千金,短茁渍味羞春林。

呼儿绩饭不知饱,未彻已到闽山阴。

孤风冷石常齿齿,不忘南音似君子。

寂寞相求义愈高,岂特今朝共邻里。

(0)

又次韵

寻春何惜驻征鞍,只怕春归不怕寒。

故国山川无限思,我来仍得雨中看。

(0)

无题三首·其二

步武高低外,生涯梦寐中。

不知三径足,信是一生穷。

触目如逢旧,随缘似有功。

便应参羽翼,何异注鱼虫。

(0)

寄题吴思道横翠堂

红尘扰扰功名地,不碍诗人得趣幽。

何必千岩连万壑,能令六月似三秋。

茶瓯变乳随汤泛,香篆萦云尽日浮。

时觉东城添纸价,应知得句胜封侯。

(0)

雷塘行

鞭长不能及马腹,有限生涯时苦促。

空使后人悲前人,雷塘春草年年绿。

谁知秀色若可餐,风光付与初凭肩。

力殚四海笑未已,眉黛一螺当几钱。

君不见黄金栋梁回首蠹,漠漠胡沙青冢暮。

么弦欲断空自知,千金漫买长门赋。

膏油续尽天须晓,石土馀垒可长保。

就令并蒂永不分,也应终恨雷塘草。

(0)

真觉院

半天闻梵唱,一径踏松阴。

起石云千仞,悬空瀑万寻。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