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猿化后。问门柳径菊,巢痕依旧。
望雨放歌,看月携尊重搔首。珠三剑七消沈久。
但光气、分明牛斗。注经笺史。丛残蠹屑,剩芬存否。
清昼。三天退食,据梧正惓惓,冰怀霜候。
梦断绛纱,泪染青袍嗟双负。红心根薄春阴厚。
待归去、云溪相守。旧时门巷幽寻,更谁酹酒。
仙猿化后。问门柳径菊,巢痕依旧。
望雨放歌,看月携尊重搔首。珠三剑七消沈久。
但光气、分明牛斗。注经笺史。丛残蠹屑,剩芬存否。
清昼。三天退食,据梧正惓惓,冰怀霜候。
梦断绛纱,泪染青袍嗟双负。红心根薄春阴厚。
待归去、云溪相守。旧时门巷幽寻,更谁酹酒。
此诗《绛都春》由金兆蕃于清末近现代初所作,以分咏京师词人第宅的形式,描绘了一幅历史与人文交织的画面。诗中以“仙猿化后”开篇,引入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随后通过“问门柳径菊,巢痕依旧”描绘出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历史的痕迹在自然之中得以延续。
“望雨放歌,看月携尊重搔首”,诗人以个人情感融入景物之中,通过雨中的歌唱和月下对月的凝视,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与思考。接下来,“珠三剑七消沈久,但光气、分明牛斗”两句,将目光转向历史的深处,以珠、剑等象征物,以及牛斗星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深远影响。
“注经笺史。丛残蠹屑,剩芬存否”则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文献与知识传承的关注,表达了对古代智慧与文化遗产的珍视与忧虑。在“清昼”之下,“三天退食,据梧正惓惓,冰怀霜候”描绘了文人在清静之日,面对自然与内心的对话,体现了他们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与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梦断绛纱,泪染青袍嗟双负”一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青袍的哀叹,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承诺未能实现的遗憾。最后,“红心根薄春阴厚,待归去、云溪相守”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期待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寻找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记忆、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