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浪淘沙.挽持庵》
《浪淘沙.挽持庵》全文
清 / 魏元戴   形式: 词

削迹遁于诗。离黍空悲。冥冥弱羽怅差池。

山色临川无恙在,魂魄何之。收泣向天涯。

三复明夷。沧江瘦影拥支离。

北望卢龙宁忍卖,周有遗黎。

(0)
鉴赏

这首词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诗人隐遁于诗的世界,内心充满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词中“削迹遁于诗”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选择逃避尘世纷扰,将情感寄托于诗歌创作中的心境。“离黍空悲”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离散的黍谷象征着失去的美好,空留悲伤。接下来,“冥冥弱羽怅差池”一句,通过比喻弱小的鸟儿在空中徘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失落。

“山色临川无恙在,魂魄何之”两句,以自然景色的平静反衬出诗人灵魂的漂泊无依,山川依旧,而自己的魂魄却不知所终,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对命运的无力感。接着,“收泣向天涯”一句,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面对广阔天地,只能默默流泪,表达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三复明夷”引用《易经》中的卦辞,意指在艰难困苦中反复思考,寻求解脱之道,但最终只能“沧江瘦影拥支离”,在苍茫的江边,孤影自怜,生活显得格外凄凉。最后,“北望卢龙宁忍卖,周有遗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北方边疆的深情关注,即使面临困境,也不愿出卖自己的信念,同时对周朝遗民的同情,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操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洞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魏元戴
朝代:清

1867-1929,南昌县人。光绪二十九年进士,考功郎。
猜你喜欢

水龙吟

本初一点来时,幸然体态淳和好。

迤生增爱,缘尘蒙昧,无穷真宝。

个个人迷,到如斯尽,逐情生老。

把仙胎容易,浮沈苦海,随波浪,成虚耗。

速悟轮回返照。把尘心、须当颠倒。

烟消火灭,冰凝玉结,长生芝草。

默默志论,讨常坚守,自家炉灶。

向三千功里,殷勤锻炼,定将来了。

(0)

朝中措

玉屏松雪冷龙鳞。闲阅倦游人。

耐久谁如溪水,破冰犹漱雪根。

三年俗驾,千钟厚禄,心负天真。

说与苍烟空翠,未忘藜杖纶巾。

(0)

沁园春

闲处如何,也堪吟诗,也堪弈棋。

想白衣送酒,谁如元亮,白鹅换字,谁似羲之。

濠上观鱼,云间呼鹤,此乐人间未易知。

平生性喜,不为酒困,常带书痴。尽教步武天池。

且赢得、闲身一会嬉。

便朝登金马,何裨世教,暮趋玉殿,安救时危。

赫赫功名,堂堂事业,不博先生这肚皮。

休瞒我,任官高禄厚,也要些儿。

(0)

苏幕遮

这无为,先天造。有有无无,端的无穷妙。

最上不空谁曾到。强曰为名,假作字之号。

道真常,大秘奥。觉象圆明,得一元顿教。

代代相承心印宝。压尽傍门,独显真大道。

(0)

西江月

七返朱砂返本,丹须日用烹煎。坤宫药物采归乾。

黑虎赤龙相见。泰否调和得一,中庸三五还元。

灵光射透九重天。静处当峰月现。

(0)

江城子

烂铺蜀锦写乌丝。忆倾卮。燕来时。

犹记半揎,云袖见凝脂。

燕子只今何处去,庭院悄,误心期。

绿芜凋尽众芳迟。弄仙姿。瞰方池。

堕井残妆,依约景阳妃。

不比春宵常苦短,拚剪尽,烛千枝。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