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说双星聚会辰,纷纷乞巧易生嗔。
纵然巧得那堪用,争似拙存自适真。
好倩微风祛溽暑,更凭新月扫烟尘。
银河不隔家乡梦,荔圃矶头有钓纶。
浪说双星聚会辰,纷纷乞巧易生嗔。
纵然巧得那堪用,争似拙存自适真。
好倩微风祛溽暑,更凭新月扫烟尘。
银河不隔家乡梦,荔圃矶头有钓纶。
这首明代黄公辅的《七夕》诗,以七夕节为背景,巧妙地融合了民间乞巧习俗与哲理思考,展现出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
首联“浪说双星聚会辰,纷纷乞巧易生嗔”开篇即点出人们对牛郎织女相会的浪漫想象,以及世俗中对这种美好愿望的追求,但同时也暗含了一丝对这种过分追求的不满和讽刺。这里“纷纷乞巧”既指人间女子在七夕之夜向牛郎织女祈求心灵手巧的行为,也隐喻了人们对于完美爱情或生活的过度渴望,甚至有时会因此产生不满或嫉妒的情绪。
颔联“纵然巧得那堪用,争似拙存自适真”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认为,即使得到了所谓的“巧”,但是否真的有用,是否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却值得怀疑。相比之下,“拙存自适真”则强调了自然、真实的生活状态更为可贵。这里的“拙”并非贬义,而是指一种朴实无华、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这样的生活虽不显眼,但却能让人感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颈联“好倩微风祛溽暑,更凭新月扫烟尘”转而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诗人希望借助自然界的微风驱散炎热,借由新月的清辉扫除心中的烦恼与尘埃。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净化的向往,暗示了通过自然的力量来达到心灵的平静与和谐。
尾联“银河不隔家乡梦,荔圃矶头有钓纶”则将思绪拉回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即便银河阻隔,也无法阻挡心中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诗人还提到了在家乡钓鱼的情景,这是一种简单而纯粹的享受,象征着回归自然、享受平凡生活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七夕节的特定情境,探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反思,以及在自然与内心世界中寻找平衡与和谐的主题。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