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恣纵颠狂掾,触处闲行许自由。
举板支颐对山色,当筵吹帽落台头。
贪缘稽首他方佛,无暇精心满县囚。
莫责寻常吐茵吏,书囊赤白报君侯。
谢公恣纵颠狂掾,触处闲行许自由。
举板支颐对山色,当筵吹帽落台头。
贪缘稽首他方佛,无暇精心满县囚。
莫责寻常吐茵吏,书囊赤白报君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游览三座寺庙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情怀。诗中“谢公恣纵颠狂掾,触处闲行许自由”两句,写出了诗人在寺院之间行走时那种不受拘束、心旷神怡的状态。
“举板支颐对山色,当筴吹帽落台头”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停留赏析山川之美时的情景,手持扇子(板),凭栏远望山色的同时,不经意间帽子被风吹落。这样的细节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贪缘稽首他方佛,无暇精心满县囚”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向往和追求,以及由于游行而未能深入探究县中囚徒的情况。这里体现了诗人的慈悲与责任感。
最后,“莫责寻常吐茵吏,书囊赤白报君侯”则是在告诫他人不要过分苛责自己平日的作为,同时也暗示着对上级(君侯)的忠诚和职责的履行。这里面的“书囊赤白”可能指的是官方文书,通过颜色区分不同类别的文件。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元稹深厚的文学功底,更反映出他在官场中的人生态度与情操。在游历间,他既能享受自然之美,又不忘作为一名官员的责任,这种超然物外又关怀世事的态度,正是这首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一蓂呈秀,近迎长佳节,拟书云物。
隐隐虹桥天际下,光照梅仙丹壁。
鹏路横飞,蟾宫直上,早脱麻衣雪。
一时篇翰,并游俱是魁杰。
长记怀燕良辰,华堂称庆,皓齿清歌发。
自暖杯中须缓举,莫放金炉香灭。
事业伊周,功名韩白,未到星星发。
九天有诏,蓝田□□风月。
玉立照新妆,翠盖亭亭,凌波步秋绮。
真色生香,明珰摇淡月,舞袖斜倚。
耿耿芳心,奈千缕、情丝萦系。
恨开迟、不嫁东风,颦怨娇蕊。
花底谩卜幽期,素手采珠房,粉艳初退。
雨湿铅腮,碧云深、暗聚软绡清泪。
访藕寻莲,楚江远、相思谁寄。
棹歌回,衣露满身花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