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三砺十首·其九》
《十三砺十首·其九》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古风  押[卦]韵

王道一陵夷,风俗愈卑隘。

至于读书者,见利直下拜。

一或持高论,聚笑议为怪。

谁其振木铎,与世开聋聩。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名为《十三砺十首》之九。在诗中,郑思肖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知识传播者的呼唤。

首句“王道一陵夷,风俗愈卑隘”,点明了社会道德和政治秩序的衰败,以及随之而来的民风日下。接着,“至于读书者,见利直下拜”揭示了在利益驱动下,即便是读书人也失去了应有的操守,盲目追求功利。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一或持高论,聚笑议为怪”则进一步描绘了社会对于坚持真理或独特见解的人的冷漠态度,甚至将其视为异端,嘲笑和排斥。这不仅是对个人思想自由的压制,也是对社会创新和进步的阻碍。

最后,“谁其振木铎,与世开聋聩”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唤醒社会、传播正道、引领风气之先的智者或领袖的渴望。这里的“振木铎”比喻振作精神,敲响警钟,以唤醒沉睡的社会意识,开启人们的心灵,使之不再闭塞。

整首诗通过深刻的社会观察和强烈的呼吁,展现了郑思肖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梦中作

我来烟水远,渔艇夜鸣榔。

万仞巫山耸,一宵秋梦长。

金翘何婀娜,玉佩遽叮当。

月冷天鸡晓,空馀枕屏香。

(0)

挽胡制机康侯

鹭点青松白,莺穿绿柳黄。

儿时工对偶,老去更文章。

诛意平生学,爰咨去路忙。

酒边招隐操,我更忆山堂。

(0)

和汴教耶律伯明

翩然来自旧京华,历数山河不谓遐。

往事已空惟重黍,玄谈未了更浇茶。

南游句好俄惊座,东道情深未忆家。

也欲卫州门外去,一声长啸入烟霞。

(0)

三山次潘静之升书记韵

客路那知岁月长,掀眉一笑苾刍房。

且倾徐邈圣贤酒,不问陈登上下床。

云影翻空迷海峤,秋声随梦到江乡。

明朝各听船窗雨,犹忆枯棋战四郎。

(0)

眼儿媚·其三

紫帔红襟艳争浓。光彩烁疏栊。

香为小字,瑞为高姓,道骨仙风。

此花合向瑶池种,可惜未遭逢。

阿环见了,羞回眼尾,愁聚眉丛。

(0)

减字木兰花·其十一

无人惜我。我自殷勤怜这个。恧峭惺惺。

不肯随人独自行。乾坤许大。只在棘针尖上坐。

依旧多情。搂著虚空睡到明。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