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溜山溪一叶轻,山溪尽处大江横。
舟中寂寂无人语,只有波声及雨声。
放溜山溪一叶轻,山溪尽处大江横。
舟中寂寂无人语,只有波声及雨声。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野风光,诗人在一片轻柔的小叶覆盖的溪流中泛舟,逐渐来到开阔的大江之上。全诗寥寥几笔,却勾勒出一个生机盎然又深远辽阔的自然景象。
“放溜山溪一叶轻”中,“放溜”二字形容溪流的从容不迫,与“一叶轻”相呼应,表现了小溪水流的细腻与柔和。这种细节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观察之细致,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山溪尽处大江横”则是由小到大的视角转换,溪流渐宽,最后汇入壮阔的大江。这一转折,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层次感,更隐喻着诗人心灵世界的广阔与深邃。
“舟中寂寂无人语”中的“寂寂”二字,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远离喧嚣的氛围。诗人独处舟中,没有人声,只有自然界的声音陪伴,这种境界体现了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只有波声及雨声”这两句,则是对自然声音的细腻描绘。波澜的水声与滴落的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和谐而宁静的音响世界。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声音美感的敏锐体验,也让读者能够更加亲切地感受到自然界的声音之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种超脱于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是一首充满哲理与审美情趣的佳作。
今日与明朝,相寻仅顷刻。
昨日不可追,便如千岁隔。
长江汐且潮,孤月明又魄。
真宰良自劳,人生况如客。
锦衣岂云华,藜羹未为啬。
俯仰去来今,升沉付一哑。
卯酒六七分,武成二三策。
晴窗乐自知,一镜虚中白。
君不见黄金屋里贮阿娇,咳唾随风飞九霄。
宠极妒深恩爱绝,长门毕竟成萧条。
又不见明妃千载居深苑,年年不识春风面。
一朝上马出君门,万里关山紫台远。
来来去去春空丝,莺莺燕燕能几时。
百年不办专房计,万事翻覆仍难期。
岂如道人青奴元不恶,金蚕玉燕慵梳掠。
眼眼相看似有情,谁念佳人翠袖薄。
迢迢良夜款相亲,玉窗冰簟梦无尘。
西风索索暂别去,一岁一回重见君。
重见君,犹胜姮娥不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