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新壮观,化雨过南徐。
紫殿风鸣铎,青灯夜读书。
杏坛翔彩凤,芹沼跃银鱼。
馆下诸生意,如游小石渠。
孔门新壮观,化雨过南徐。
紫殿风鸣铎,青灯夜读书。
杏坛翔彩凤,芹沼跃银鱼。
馆下诸生意,如游小石渠。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萨都剌为祝贺丘郡博新建的镇江儒学而作,以孔门为灵感,描绘了一幅儒学教育的生动画面。首句“孔门新壮观”表达了对儒学教育焕然一新的赞美,接下来的“化雨过南徐”比喻教育如春雨润物,滋养学子们的心田。
“紫殿风鸣铎”描绘了儒学馆内的庄重氛围,紫殿象征尊贵,风鸣铎则寓意琅琅书声回荡。夜晚,“青灯夜读书”展现了学者们勤奋好学的形象,灯光与墨香交织,充满浓厚的学习气息。
“杏坛翔彩凤”借用了杏坛讲学的典故,彩凤飞舞,象征着才子云集,学术氛围浓厚。“芹沼跃银鱼”则以银鱼在芹沼中跳跃,寓言学子们智慧活跃,才华横溢。
最后两句“馆下诸生意,如游小石渠”,表达出儒学馆内生机勃勃,仿佛置身于知识的源泉——小石渠之中,形象地传达出对教育事业繁荣昌盛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赞美了新建儒学的气象,又寄寓了对教育人才辈出的美好愿景。
去年春正月,南泛彭城舟。
今岁值秋暮,北上溯长流。
踪迹信往复,景物惬观游。
风寒堤柳落,波减岸石稠。
白见高城堞,苍出远山丘。
何处戏马台,彷佛燕子楼。
化迁无停轨,事往不可求。
陈迹竟泯泯,虚名但悠悠。
览今亦怀昔,发声遂成讴。
丹毂既云饰,翠盖亦时张。
驷马复在驭,鸾和自鸣锵。
执绥者谁子,升车气扬扬。
回旋逐水曲,驰骋登周行。
行人为之辟,谁不羡辉光。
胡取覆餗诮,而置郜鼎章。
轮舆虽云美,致寇安可量。
所以大易辞,负乘著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