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山县处,忽听午时鸡。
城郭到方见,烟云看渐低。
人疑勾漏令,地即武陵溪。
正是花开日,香风趁马蹄。
不知山县处,忽听午时鸡。
城郭到方见,烟云看渐低。
人疑勾漏令,地即武陵溪。
正是花开日,香风趁马蹄。
这首《永寿道中》由明代诗人杨巍所作,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间小道上,沿途所见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不知山县处,忽听午时鸡”,以“不知”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未知的氛围,随后通过“忽听午时鸡”的情境,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时间流转的场景之中。午时的鸡鸣,不仅唤醒了诗人的感官,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节奏。
接着,“城郭到方见,烟云看渐低”两句,诗人从山间行走到接近城镇的过程,通过“方见”和“渐低”这两个词,既描绘了视觉上的变化,也隐含了诗人情感上的逐渐明朗与归宿感的产生。这里的“烟云看渐低”,或许还暗喻着诗人对尘世生活的向往与接近。
“人疑勾漏令,地即武陵溪”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勾漏令与武陵溪,分别出自《神仙传》和《桃花源记》,都是与仙境、隐逸生活相关的典故。这里诗人将自己所在之地与这些传说中的美好之地相联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正是花开日,香风趁马蹄”两句,以花开之景收尾,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也象征着生命与希望的绽放。同时,“香风趁马蹄”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行进中的愉悦心情与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整体而言,《永寿道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吾生非不辰,吾志复不卑。
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
自为志得行,功业如皋夔。
既登俊秀科,又在清切司。
谏纸无直言,纶诰多愧辞。
黾勉为何事,亲老与妻儿。
一旦命执法,嫉恶寄所施。
丹笔方肆直,皇情已见疑。
斥逐深山中,穷辱何羸羸。
于张及不得,安用此生为。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