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丛聚贵客,花轮环侍儿。
三杯吾径醉,四座汝为谁。
但觉眩红碧,了不闻歌吹。
翩然上马去,海月解相随。
兰丛聚贵客,花轮环侍儿。
三杯吾径醉,四座汝为谁。
但觉眩红碧,了不闻歌吹。
翩然上马去,海月解相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独特的宴席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宋代文人风雅之气。诗中以“兰丛聚贵客,花轮环侍儿”开篇,以兰花和花轮象征高雅的环境与尊贵的宾客,营造出一种华美而庄重的氛围。接着,“三杯吾径醉,四座汝为谁”,诗人自述在三杯酒后便已沉醉,对周围的人和事感到模糊,表现出其豪放不羁的性格。这一句也暗含着对宴会中某些人的不屑,流露出诗人对权势和地位的淡然态度。
“但觉眩红碧,了不闻歌吹”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在醉意中的感受,似乎外界的一切喧嚣与他无关,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的声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状态既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最后,“翩然上马去,海月解相随”描绘了诗人离开宴席的场景,他轻盈地骑马离去,仿佛与天边的月亮产生了某种默契,共同陪伴着他。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洒脱与自由,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界的亲近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个性与生活情趣,以及他们在特定情境下情感的复杂变化。诗中既有对权贵的不屑,也有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文化的一个侧面。
等闲无客访闲门,时访闲门只有君。
最喜举觞吟绿筱,谁能骑马咏红裙。
遮窗密影朝朝见,聒枕幽声夜夜闻。
更待明年渐滋盛,投林宿鸟定成群。
登天不登山,观海不观水。
认苗须认根,论士须论世。
君以空说莲,无乃涉瓜李。
我以莲喻色,亦堕绮语戏。
二罪一状领,政坐各有以。
一以清净观,一以富艳弃。
不知真色中,即是大空耳。
物生天地间,各以形自媚。
若云皆实相,斯理恐无谓。
君诗如乌有,我诗类亡是。
得失付之塞上翁,对花大嚼金壶空。
老怀不知春,但爱远峰碧。
乘高恣遐观,未快双目击。
稍为松根坐,遂与参井逼。
女娲补天馀,坠此百鍊石。
摩挲苍藓痕,上有鸦沿迹。
引觞起自斟,盏面不容滴。
举头挽飞云,颇觉天半窄。
追随二三子,顾我独衰白。
向来舞雩春,胜践同今昔。
偶忘千岁忧,共此一笑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