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贤宾馆比丘墟,一望云烟三叹馀。
秋草已归衡岳雁,寒潭空没楚江鱼。
微微野径迷人远,寂寂荒台到客疏。
天地往来吾道在,肯因凋谢更涟如。
昔贤宾馆比丘墟,一望云烟三叹馀。
秋草已归衡岳雁,寒潭空没楚江鱼。
微微野径迷人远,寂寂荒台到客疏。
天地往来吾道在,肯因凋谢更涟如。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文人寓所遗址的追忆与感慨。诗人站在遗址前,遥想昔日的繁华与热闹,如今却只剩下一片荒凉与寂静。他通过秋草、衡岳雁、楚江鱼等自然景象,以及微微的野径和寂寂的荒台,生动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秋草已归衡岳雁”,秋天的草地上,大雁南飞,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迁徙。“寒潭空没楚江鱼”,寒冷的潭水里,楚江的鱼儿似乎也感受到了孤独与寂寞,隐喻着往日的欢声笑语不再。
“微微野径迷人远”,微弱的小路引导着人们走向远方,但在这荒凉之地,它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也暗示了通往过去的道路虽远,却难以忘怀。“寂寂荒台到客疏”,荒废的高台,来访者稀少,凸显出遗址的冷清与被遗忘。
最后,“天地往来吾道在,肯因凋谢更涟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无论世界如何变迁,个人的道德准则和追求不应改变。即使面对凋零与衰败,也不应因此而动摇内心的平静与坚持。
整首诗以景抒情,通过对遗址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
老龙裂坤维,喷沫成长川。
川口多怪石,森若百兽蹲。
就中开鈌鏬,白昼霹雳喧。
雪狮千万头,狰狞出幽源。
我舟从西还,一往费回旋。
长年好身手,挺立试撑搴。
马齿啮鹢首,奔避犹转丸。
飞梭穿石窦,倏忽达江门。
青山逆船来,势如万马奔。
白云欲寄载,却恐浪花翻。
清波荡两涯,照见修竹魂。
高萝百馀尺,连臂垂饮猿。
童仆喜即安,斗酒为相欢。
顾见东来船,步步愁扳援。
寸进复尺退,辛勤难具论。
顺逆理如此,劝君勿为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