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兰亭》
《兰亭》全文
明 / 陶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爱兰居士此披襟,不数流觞会竹林。

畹上昔曾分异种,窗前今已结同心。

娟娟翚月依文槛,细细香风散绮琴。

更有木樨贤达甚,时张舒蕊伴清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爱兰居士与兰花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兰花在不同环境中的美丽展现。首句“爱兰居士此披襟”,开篇即点出爱兰居士对兰花的喜爱之情,如同披襟而坐,直接表达了人物与兰花之间的亲密关系。接下来,“不数流觞会竹林”一句,通过对比古代文人雅集的竹林七贤之会,强调了爱兰居士与兰花相聚的独特韵味和高雅情调。

“畹上昔曾分异种,窗前今已结同心”两句,运用了时间的对比,既回顾了过去爱兰居士与兰花的初次相遇,又描绘了如今兰花在窗前生长,与居士心心相印的情景。这种情感的深化,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娟娟翚月依文槛,细细香风散绮琴”则进一步展现了兰花在月光下的优雅姿态和其散发的淡淡香气,仿佛月光下的琴声,悠扬而富有诗意。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兰花的美态与音乐之美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最后,“更有木樨贤达甚,时张舒蕊伴清吟”两句,不仅提到了另一种花卉——桂花(木樨),也暗示了兰花与桂花之间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是高洁、清雅的象征。同时,通过“伴清吟”这一细节,进一步强化了兰花作为诗人灵感来源的形象,体现了其在文学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哲学思考,是明代文人借物抒情、寄情山水的典型之作。

作者介绍
陶益

陶益
朝代:明

陶益(一五二○?—一六○○?),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猜你喜欢

送左司马郢中曾公总宪留台二首·其一

三楚名家有珥貂,上卿谁似策勋遥。

七擒孟获曾宣捷,五部单于已入朝。

执秩今行周郏鄏,先声宁数汉嫖姚。

主恩咫尺台垣近,鸾鹤回翔在赤霄。

(0)

都门送梁彦国补赣州司理

别尔长安乌乱啼,何如廷尉府中栖。

到时狱市开春酒,战后军城阅水犀。

客梦直过南斗下,使星今在大江西。

岭头颇近梅花早,莫学扬州法署题。

(0)

酬鲁土孙中立见寄

笔底烟霄忆杳冥,骊珠字字照山庭。

三雍早奏曾名雅,七略初成更授经。

繁弱自悬蒙羽白,大东不尽岱宗青。

君侯傥问扁舟客,海上秋风似管宁。

(0)

唐王孙孔炎以南阳方奉常书索赠辄投鄙句

宛都吾记昔年游,客解金貂向酒楼。

熊耳西看曾积甲,胎簪南下始酾流。

中原麟趾周公族,一代龙驹汉子侯。

谁似河间陈雅乐,知君心系五云秋。

(0)

送姚光禄还惠州因订罗浮之约

衣冠祖帐袂初分,家近名山最羡君。

仙路几人寻大洞,神楼何处上飞云。

燉煌烟策清秋过,于阗霜钟半夜闻。

小隐明年应待我,赤霄双起凤凰群。

(0)

送张殿读明成赴南少司成

卜洛千秋虎幄存,执经今日满桥门。

诸生疑问更相谒,六代风流未可论。

钟阜松萝玄武仗,鼎湖弓剑孝陵园。

柏梁谁似词臣句,燕对明年奉汉恩。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