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满院春残,雨丝柳线笼深翠。
茶烹活火,香添幽麝,才醒午睡。
蝶板空敲,莺簧半老,遣排无计。
更深林杜宇,频催春去,何能会、悠悠意。屈指。
年华暮矣,怕思量、那时心志。
回肠九曲,旧愁未解,新愁如醉。
鸿雁无凭,关山有阻,狼烟千里。
问英雄恁是,飞来天上,挽银河水。
落红满院春残,雨丝柳线笼深翠。
茶烹活火,香添幽麝,才醒午睡。
蝶板空敲,莺簧半老,遣排无计。
更深林杜宇,频催春去,何能会、悠悠意。屈指。
年华暮矣,怕思量、那时心志。
回肠九曲,旧愁未解,新愁如醉。
鸿雁无凭,关山有阻,狼烟千里。
问英雄恁是,飞来天上,挽银河水。
这首《水龙吟·暮春感事》是清代词人周贻繁的作品,通过对落红满院、雨丝柳线的描绘,展现出春天即将逝去的凄美景象。"茶烹活火,香添幽麝",词人以煮茶的细节传达出闲适的生活气息,然而午后的宁静却被"蝶板空敲,莺簧半老"的寂寥打破,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春光不再的感慨。
"更深林杜宇,频催春去",杜鹃鸟的啼声加深了词人的离别情绪,"何能会、悠悠意"表达了词人无法把握住这份悠长的情感。接下来,词人感叹岁月匆匆,"年华暮矣",旧愁新愁交织,"回肠九曲"形容内心的痛苦与纠结。
"鸿雁无凭,关山有阻",词人借鸿雁难以传信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狼烟千里"则暗示了战乱的现实,增添了忧国之情。最后,词人以豪情壮志问道:英雄如何能挽银河之水,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疑问,也是对社会变革的呼唤。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春光易逝的惋惜,又有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展现了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沉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