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娇歌抵万钱,银灯影里看婵娟。
山庄不是司空宅,留得韦郎一夜眠。
一曲娇歌抵万钱,银灯影里看婵娟。
山庄不是司空宅,留得韦郎一夜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奢华而略带浪漫的画面。首句“一曲娇歌抵万钱”,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音乐的美妙与价值之高,暗示了宴会上音乐表演的非凡之处。接下来,“银灯影里看婵娟”一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场景置于一片光影交错之中,美人在银灯的映照下显得更加迷人,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山庄不是司空宅,留得韦郎一夜眠。”这两句则通过对比和故事性的叙述,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深度。这里巧妙地引用了历史典故,将山庄与司空宅相比较,暗示山庄虽非名门大宅,却因某种原因(可能是韦郎的才华或魅力)而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让韦郎愿意在此度过一夜。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添了历史文化的韵味,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历史的痕迹和人物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巧妙的构思,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富有视觉冲击力又蕴含情感深度的场景,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万山横裁江波路,洪澜陡激蛟龙怒。
昂头触石石为开,放出袁江水东注。
江水东流去不还,山形屹立森雄关。
乱抛残石落江底,有如剑戟相回环。
沿江舟子程途熟,稳挟舟行随石曲。
下滩把舵目不移,上滩更惧来舟触。
江石齿齿水沄沄,行客相顾语不闻。
但愿布帆轻出峡,瓣香默祷阅城君。
明月隐林际,流光故徘徊。
之子如白云,咫尺不我来。
日暮横暝色,苍然落莓苔。
客心坐沈寂,商陆温残灰。
愿得玉浮梁,痛饮三百杯。
酒酣喝月出,照我登高台。
长啸临八表,詄荡天门开。
仙人披羽衣,翠盖翔鸾回。
抗手往从之,一洗缁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