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畴耸孤峰,古木影交翳。
山巅塔玲珑,高涌出云际。
兹山多楼台,陟高目无蔽。
遥山数点青,秋色满天地。
吴都百万家,一线围埤堄。
千里顾盼间,胜概无与俪。
游者自崖反,旷怀此独契。
坐待明月来,风铃远摇曳。
平畴耸孤峰,古木影交翳。
山巅塔玲珑,高涌出云际。
兹山多楼台,陟高目无蔽。
遥山数点青,秋色满天地。
吴都百万家,一线围埤堄。
千里顾盼间,胜概无与俪。
游者自崖反,旷怀此独契。
坐待明月来,风铃远摇曳。
这首清代袁景辂的《登云岩寺浮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山景图。首句“平畴耸孤峰”展现了开阔的田野中突兀而起的山峰,给人以视觉冲击。接着,“古木影交翳”描绘了山林中的古老树木,树影婆娑,增添了神秘气息。
“山巅塔玲珑,高涌出云际”描绘了云岩寺的塔尖直插云霄,塔身精致,犹如从云端浮现。接下来的诗句“兹山多楼台,陟高目无蔽”写出了山上的建筑群和登高远眺的开阔视野,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秋色满目。
“吴都百万家,一线围埤堄”则将视线转向下方,繁华的吴都(指苏州)如丝带般环绕在山脚下,显示出城市的规模和生机。最后两句“千里顾盼间,胜概无与俪”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美,认为其美无比,无人能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岩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及诗人登高望远时的开阔心境,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悠然。结尾“坐待明月来,风铃远摇曳”则以期待明月和风铃声为结,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余韵悠长。
天鸡叫海日,晴翠浓诸峰。
丹崖媚朝雾,了了青芙蓉。
寻溪背初旭,入谷闻惊风。
半岭生飞烟,忽没岩边松。
仰睇辨莲宇,稍见僧楼红。
流云布群壑,清梵生虚空。
石径去不极,前路谁能穷。
钩索得悬解,妙寄饶归宗。
跏趺憩莲社,叹息怀支公。
大江曲,山树秋,天寒日暮,野鸟啁啾,中流激荡风浏浏。
北兼汉沔,东下扬州,沧波浩瀚谁能收?
江上何所有,芙蓉北渚,葭菼中洲。
江中何所有,鲸鱼鼓浪,天吴嬉游。
娥媚雪消春水涨,瞿唐巴峡猿啼幽。
奔涛瞬息千里泻,雷霆惮赫日月愁。
思欲一济无方舟,美人旌旆云外浮。
乍去乍来不我求,青鸟欲语意夷犹。
天路险阻怀灵修,白日西驰不我留,长歌徙倚增离忧。
躬耕习农时,岂敢称高蹈。
侯门不可干,聊以从吾好。
方春理耒耜,随时调水潦。
布衣足掩形,茅檐频洒扫。
日暮耕者还,斗酒相欢劳。
四云有常功,吾生复何校。
仓庚鸣桑林,唤我荷锄子。
雨泽一以降,耕作从兹始。
黄犊分我劳,葛条系我履。
行行石梁畔,涧道多新水。
草花纷芳菲,山光无表里。
乘闲偶汉眄,木末春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