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动万里,羁客不禁秋。
送雁过关塞,惊尘上戍楼。
乍嘶胡马动,谩捲汉旌愁。
辛苦防秋卒,黄沙战未休。
西风动万里,羁客不禁秋。
送雁过关塞,惊尘上戍楼。
乍嘶胡马动,谩捲汉旌愁。
辛苦防秋卒,黄沙战未休。
这首诗描绘了西风起时,万里长空下的羁旅之人的孤独与哀愁。开篇“西风动万里,羁客不禁秋”以西风起始,渲染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家乡、漂泊不定的旅人的心境之中。接下来,“送雁过关塞,惊尘上戍楼”,通过雁过关塞和尘土飞扬的戍楼,进一步强化了边疆的荒凉与战争的紧张气氛。雁的南迁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惊尘上戍楼”则暗示了边关的不宁,烽烟四起。
“乍嘶胡马动,谩捲汉旌愁”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战场上的景象。胡马的嘶鸣预示着战事的即将爆发,而汉旌的漫卷则表现了士兵们的忧愁与无奈。这里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也反映了士兵们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最后,“辛苦防秋卒,黄沙战未休”点明了主题——边防战士的辛劳与无尽的战斗。在黄沙漫漫的战场上,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全,不断地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体现了古代边防将士的英勇与牺牲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景色和战争场面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边防战士的深切同情和对他们无私奉献的崇高敬意,展现了明代边防战争的残酷现实以及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忆昔与君同射策,两鬓相看如漆黑。
流光迅速不可拘,转眼萧萧头总白。
君初释褐宰花封,桑麻百里春融融。
欻从鹗荐上霄汉,手持玉斧乘青骢。
英姿劲气独超绝,不好寻常事容悦。
三春柏府凛严霜,六月江南洒飞雪。
银台进秩曾几时,擢官都宪蒙主知。
四方颙昂想风采,百寮震肃瞻威仪。
圣恩优老古无比,一朝敕赐归田里。
清名已见重当时,况复光荣善终始。
汉家解组有二疏,都门相送多轩车。
高风卓卓振寥廓,夹道人称贤大夫。
君今高步踵前轨,不使先贤独专美。
归来林下更优游,锦绣辉煌照桑梓。
蹇予衰老思退休,才薄应惭今尚留。
冥鸿何日遂高举,九霄接翼横清秋。
《送顾都御史致仕还乡》【明·杨荣】忆昔与君同射策,两鬓相看如漆黑。流光迅速不可拘,转眼萧萧头总白。君初释褐宰花封,桑麻百里春融融。欻从鹗荐上霄汉,手持玉斧乘青骢。英姿劲气独超绝,不好寻常事容悦。三春柏府凛严霜,六月江南洒飞雪。银台进秩曾几时,擢官都宪蒙主知。四方颙昂想风采,百寮震肃瞻威仪。圣恩优老古无比,一朝敕赐归田里。清名已见重当时,况复光荣善终始。汉家解组有二疏,都门相送多轩车。高风卓卓振寥廓,夹道人称贤大夫。君今高步踵前轨,不使先贤独专美。归来林下更优游,锦绣辉煌照桑梓。蹇予衰老思退休,才薄应惭今尚留。冥鸿何日遂高举,九霄接翼横清秋。
https://shici.929r.com/shici/fHHVteD.html
长安城中多酒家,当炉少女颜如花。
少女年才十五馀,肌肤绰约红罗襦。
金杯当户留客醉,玉颜一笑倾城隅。
城门初开晓钟罢,贵客喧喧动车马。
看花或自上苑来,儤直时从建章下。
三三五五坐绮筵,骅骝系在垂杨边。
东风吹春入歌笑,馀音杳霭飞青天。
共言佳人不易得,黄金如山亦不惜。
城头日落欢未阑,更促张灯重开席。
君不见东家少妇贫无妆,日日垂帘不下堂。
深水清且广,浅水狭且浊。
君子志高远,曲士甘龌龊。
聊且登我舟,舒此千里目。
四野一何远,河山间平陆。
川原麦苗秀,苍然多佳木。
况与平生者,日夕相与乐。
开襟弹素琴,绮弦和其曲。
宣尼不言命,詹尹徒事卜。
层霄奋长翼,修途骋高足。
庶几远大志,久要义所勖。
丈夫秉壮志,报国当及时。
父兄并显列,游冶非吾为。
奋身匈奴庭,仗节伸汉威。
羝羊岂能乳,壮心终不移。
自分喂豺虎,何意还京畿。
降王昔吾友,话别增伤悲。
白日自西匿,流波亦东驰。
人心岂能一,街陌多交岐。
萧萧茂陵树,种种冲冠丝。
死生不相愧,忠贞有前期。
念之感中怀,朗咏飞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