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天象清,维时月初吉。
三老山中居,杖藜乘兴出。
总讶神仙流,衣冠兼散逸。
叩我东家门,造我读书室。
主人重留连,开尊叙真率。
倾写间别怀,气谊等胶漆。
送别河梁上,怅然若有失。
快行莫迟迟,猛虎嘷落日。
雪后天象清,维时月初吉。
三老山中居,杖藜乘兴出。
总讶神仙流,衣冠兼散逸。
叩我东家门,造我读书室。
主人重留连,开尊叙真率。
倾写间别怀,气谊等胶漆。
送别河梁上,怅然若有失。
快行莫迟迟,猛虎嘷落日。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山中的清新景象,月色明亮,适逢初吉。三位年长的隐士身着简朴,手执藜杖,乘兴出门,仿佛神仙一流,衣冠不拘小节。他们来到诗人东家门前,进入读书室,主人热情挽留,举杯畅谈,情感真挚深厚,如同胶漆般紧密。离别之际,他们在河桥之上依依惜别,诗人感到怅然若有所失。他劝告友人快步离开,因为猛虎在夕阳下咆哮,暗示着时光匆匆。整首诗以游历查山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人与自然、友情的交融,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怀哉小隐侯,如水秋练练。
又若廉泉廉,练江腼言面。
一介不取人,振滞亦赈贫。
秉彝不可夺,实德无虚名。
我欲借寇君,九虎限天海。
不知穹壤间,谁是寇君代。
行行拜新渥,新纫紫荷橐。
何以为双寿,扬州一双鹤。
炮车卷东南,白昼沙石昏。
悠然隘西北,顷刻潭湫翻。
晴窗展李画,叆叇迷江村。
乃知笔有神,巧剔造物根。
信意泼浓墨,了不见墨痕。
但见平林黯黯木欲折,辊底怒浪掀天浑。
平地十步九蹉跌,奈此倚岸舟如盆。
得非折天柱,恐是颠昆崙。
不然于菟髑髅下,巨浸潜蛟勇斗涛山崩。
空江冥冥不知晓,更无一个闲鸥鸟。
断岸微茫水亭小,三两重茅都卷了。
漓洒云阴阴,翻然如惜金。
西子宜浅妆,浓抹尤清深。
于戏此妙不可寻,百金一笔不足临,掩卷袖手空沉吟。
自无太史慈,孰对孙伯符。
群舒有馀地,周郎或知予。
既推道南宅,以湿谩相濡。
本拟驰中原,扫灭邺中都。
天乎许贡客,一箭失壮躯。
黾勉付后事,张昭乃其奴。
赤壁之火攻,仅可保全吴。
公瑾复不长,伯业益荒芜。
至今春草生,高坟在姑苏。
传言尚相点,经行倍踟蹰。
异代岁月速,谁为我非夫。
酹酒起英爽,白杨鸣赤乌。
荆州或已分,曹刘竟称孤。
堂堂破虏冢,归命诚足俘。
生晚常嗟南北分,故家文献少知闻。
襄阳耆旧无庞老,独对高坟看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