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艰难结净缘,定非徒费草鞋钱。
身随破衲冲寒雾,手杖枯藤溯晓烟。
自可众中持白拂,应知火里出青莲。
马蹄去去踏天下,不负人天苦行禅。
历尽艰难结净缘,定非徒费草鞋钱。
身随破衲冲寒雾,手杖枯藤溯晓烟。
自可众中持白拂,应知火里出青莲。
马蹄去去踏天下,不负人天苦行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历经艰辛修行,最终达到心灵纯净境界的过程。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不畏艰难、坚韧修行的形象。首句“历尽艰难结净缘”点明了僧人修行的不易与最终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清净。接着,“定非徒费草鞋钱”一句,既是对僧人修行所付出的物质与精神代价的肯定,也暗示了修行的价值远超物质层面。
“身随破衲冲寒雾,手杖枯藤溯晓烟”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僧人在恶劣环境中修行的情景,破衲象征着简朴的生活,寒雾和晓烟则代表了修行路上的艰难与挑战。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僧人的坚韧与毅力,也寓意着修行者在逆境中不断前行的精神。
“自可众中持白拂,应知火里出青莲”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僧人比作能在人群中手持白拂的智者,同时又比作能在烈火中生长出青莲的生命力,形象地表达了僧人虽身处世俗之中,却能保持高洁品质,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最后,“马蹄去去踏天下,不负人天苦行禅”两句,以僧人骑马踏遍天下的壮志豪情收尾,既是对僧人修行成果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继续传播佛法、普渡众生的美好祝愿。整首诗通过对僧人修行过程的描绘,展现了佛教精神中的坚韧、智慧与慈悲,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
白发衰翁岁已老,惜花有心犹起早。
无事晓窗但高眠,闭关苔青门不扫。
和靖风流屋后梅,濂溪气味窗前草。
近与邹轲同窠臼,亦欲集义以养浩。
不解吟诗著书册,自爱严君平一个。
无复求仙事老聃,宁更寻禅参达磨。
皇天见怜尚不死,牵率时贤持酒贺。
不才自当明主弃,非敢椟玉为怀宝。
致君尧舜须公等,山中槁夫勿多道。
朱减颜逾皱,霜添鬓却新。
文章应舍我,富贵不如人。
照破生前物,思穷死后神。
谓宜休仕汉,何必只逃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