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苔藓掩金钗,无复笙歌动六街。
回首南朝无限恨,杜鹃声里过秦淮。
凄凉苔藓掩金钗,无复笙歌动六街。
回首南朝无限恨,杜鹃声里过秦淮。
这首诗《秦淮》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秦淮河畔凄凉的景象与历史的沧桑感。
首句“凄凉苔藓掩金钗”,以“苔藓”和“金钗”为意象,渲染出一种荒凉而哀婉的氛围。苔藓覆盖着曾经光彩夺目的金钗,暗示着繁华不再,物是人非的悲凉。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喻了历史的更迭和人事的无常。
次句“无复笙歌动六街”,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愁的情绪。昔日秦淮河畔歌舞升平,热闹非凡,而现在却连一丝音乐的回响都听不到,六街寂静无声。这一对比强烈地突出了繁华落尽后的寂寥与冷清。
后两句“回首南朝无限恨,杜鹃声里过秦淮”,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遥想南朝的历史,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衰败的感慨。“无限恨”三个字,凝聚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之情。在杜鹃鸟的哀鸣声中,诗人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秦淮河畔从繁华到衰败的过程,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深感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独特感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晨起忽不乐,驱骑高原行。
四山多岚气,日照孤峰明。
亭午际江渡,烟艇浮沙汀。
登岸迷所适,岐路方纵横。
忽忆驿马寺,久慕能公名。
询途向烟雾,阡陌互纡萦。
渐入石路窄,松萝蔼冥冥。
龙象虽寂寞,廊庑犹峥嵘。
道人赴斋出,钟梵杳无声。
款户识之子,开室出相迎。
宴坐毕馀景,空花闻夕馨。
佳句谁新作,摛藻艳春英。
山尊泻芳醑,秋蔬摘霜茎。
性昧空寂旨,心乐儒雅清。
夜止西窗宿,风条中夕鸣。
病客既多感,闻此心骨惊。
明当舍之去,沿流到江城。
方从湖海游,暂远林壑清。
山门荫寔沼,中涵苔藓青。
法源庶无竭,归日浊尘缨。
《访驿马精舍能上人不遇识其从孙萧生进修夜坐诵诗次日书此识别留简能公》【元·刘永之】晨起忽不乐,驱骑高原行。四山多岚气,日照孤峰明。亭午际江渡,烟艇浮沙汀。登岸迷所适,岐路方纵横。忽忆驿马寺,久慕能公名。询途向烟雾,阡陌互纡萦。渐入石路窄,松萝蔼冥冥。龙象虽寂寞,廊庑犹峥嵘。道人赴斋出,钟梵杳无声。款户识之子,开室出相迎。宴坐毕馀景,空花闻夕馨。佳句谁新作,摛藻艳春英。山尊泻芳醑,秋蔬摘霜茎。性昧空寂旨,心乐儒雅清。夜止西窗宿,风条中夕鸣。病客既多感,闻此心骨惊。明当舍之去,沿流到江城。方从湖海游,暂远林壑清。山门荫寔沼,中涵苔藓青。法源庶无竭,归日浊尘缨。
https://shici.929r.com/shici/mu99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