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莲花》
《咏莲花》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古风

梅有幽人骨,兰如处子姿。

二者岂不贵,清矣仁未知。

美哉水芙蓉,百花谁庶几。

可爱非可狎,不癯亦不肥。

充然德之容,莹矣仙之肌。

芬芳不容挹,既远而有遗。

洛阳妖艳品,红紫薄易萎。东篱败坏相,著枝黏如?。

此花虽已落,泛泛看红衣。

有房如栗玉,尚以金丝围。

吟玩苦不足,赋予何其奇。

因思爱莲说,稽首百世师。

非汝溪不爱,非溪不汝宜。

何人斯取斯,有道者似之。

(0)
鉴赏

这首诗《咏莲花》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对莲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莲花高洁品质的赞美与崇敬。

首句“梅有幽人骨,兰如处子姿”以梅花和兰花为引子,将莲花比作具有幽人气质的梅和处子般的兰,暗示莲花同样具备高雅脱俗的特质。接着“二者岂不贵,清矣仁未知”一句,诗人提出疑问,虽然梅兰贵重,但莲花的清高与仁慈是否同样珍贵,引出对莲花独特价值的思考。

“美哉水芙蓉,百花谁庶几”赞美莲花如同水中芙蓉,是众多花卉中的佼佼者。接下来“可爱非可狎,不癯亦不肥”描述了莲花的美丽与适度,既不过于娇艳也不显得瘦弱或肥胖,保持了恰到好处的美感。

“充然德之容,莹矣仙之肌”进一步赞美莲花的内在品德与外在气质,如同神仙般纯洁无瑕。诗人感叹莲花的芬芳难以捕捉,“芬芳不容挹,既远而有遗”,表达了对莲花美好却难以触及的遗憾。

“洛阳妖艳品,红紫薄易萎”与“东篱败坏相,著枝黏如?”形成对比,强调莲花不同于那些短暂易逝的妖艳花朵,其美丽持久且不易凋零。即使莲花已经凋落,“此花虽已落,泛泛看红衣”,诗人依然欣赏其残存的美丽,如同穿着红色衣裳的女子。

“有房如栗玉,尚以金丝围”描绘莲花的果实,比喻为如玉的栗子,周围以金丝环绕,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莲花的果实之美。最后,“吟玩苦不足,赋予何其奇”表达了诗人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认为莲花的美丽与价值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

“因思爱莲说,稽首百世师”诗人联想到周敦颐的《爱莲说》,将其视为千古之师,表达了对莲花及《爱莲说》的崇高敬意。通过“非汝溪不爱,非溪不汝宜”强调莲花与特定环境的契合,以及莲花与人的精神追求之间的联系。“何人斯取斯,有道者似之”则表达了对能够理解并欣赏莲花之美的智者的赞美。

综上所述,《咏莲花》一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莲花高洁品质的赞美与崇敬,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与人文精神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问话行者智仁炷香请语以此赠之景定癸亥至节虚堂老僧书于雪窦西庵送日本南浦知客

敲磕门庭细揣磨,路头尽处再经过。

明明说与虚堂叟,东海儿孙日转多。

(0)

偈颂二十四首·其二

同门出入,未尝谩你。

诸人苟或粉饰太过,山僧只得掩耳。

(0)

偈颂二十五首·其五

天晴盖却屋,乘时刈却禾。

输纳皇租了,鼓腹唱讴歌。

(0)

寄题梵天圣果二寺兼简昭梧二上人·其二

楼阁耸岧峣,参差极云际。

高窗晓色先,晚景馀霞丽。

寥寥群动息,冥心远尘世。

(0)

拟洛下分题.递诗筒

元白旧裁制,规模传至今。

凌霜重高节,容物贵虚心。

岂倦关河远,宁辩雨雪深。

雅言如见托,终为报知音。

(0)

赠辩才大师

两受皇恩万虑休,浙阳高卧谢诸侯。

定回幽室苔痕老,讲彻闲庭树影秋。

天竺云泉时挂梦,梁园风景懒重游。

溪声柏子将谁说,默倚禅床自点头。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