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襟期接霁光,一编相饷重琳琅。
玄文秘帐谈初异,小技雕虫恨不祥。
尘味浅,古怀长,山高风雨倍凄凉。
遥知隐几人犹昔,为问三车可救狂。
千里襟期接霁光,一编相饷重琳琅。
玄文秘帐谈初异,小技雕虫恨不祥。
尘味浅,古怀长,山高风雨倍凄凉。
遥知隐几人犹昔,为问三车可救狂。
这首诗《鹧鸪天》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刘永济所作,是对友人黄冈十力熊君赠书的回应与感谢。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学问的追求。
首句“千里襟期接霁光”,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虽相隔千里,但心神相通,如同雨后晴空一般明亮,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对知识的渴望。接着“一编相饷重琳琅”则赞美了友人赠书的珍贵,如同珍宝一般,体现了对学问的重视。
“玄文秘帐谈初异,小技雕虫恨不祥”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学问深邃的赞叹,也暗含了对自己技艺不足的自谦,同时也流露出对学问追求的执着与热情。
“尘味浅,古怀长,山高风雨倍凄凉”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表达了对学问探索过程中的孤独与坚持,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品格的敬佩。
最后,“遥知隐几人犹昔,为问三车可救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过去成就的肯定,并期待友人能继续以学问来引导自己,免于狂妄,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学术上的相互激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其对学问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学术道路上的孤独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