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扬州四章·其四》
《扬州四章·其四》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风宵推枕梦难安,古事横胸恣浩汗。

空有芜城传鲍照,更无太守识秦观。

驿西屯火孤星白,天半霜钟一击寒。

江海浮名如许钓,欲从龙伯乞鳌竿。

(0)
鉴赏

这首诗《扬州四章(其四)》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扬州古城的复杂情感与深刻感慨。

首句“风宵推枕梦难安”,描绘了夜晚难以入眠的情景,风声与思绪交织,使得诗人辗转反侧,难以获得片刻宁静。这一句以自然界的风声起兴,引出内心的波澜,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古事横胸恣浩汗”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历史的往事比作横在胸口的浩瀚波涛,形象地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感慨。这里的“古事”不仅指具体的事件,也包含了对历史长河中人物命运、社会变迁的反思。

“空有芜城传鲍照,更无太守识秦观”两句,运用典故,借鲍照与秦观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对比。鲍照与秦观都是才华横溢的文人,但“空有”与“更无”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对当前社会缺乏真正理解与欣赏人才的感慨。

“驿西屯火孤星白,天半霜钟一击寒”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驿站西边的烽火与孤独的星辰映衬着寒冷的霜钟,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悲凉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最后,“江海浮名如许钓,欲从龙伯乞鳌竿”一句,以钓鱼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诗人希望像传说中的龙伯一样,拥有钓取江海之大鱼的能力,即拥有洞察世事、超凡脱俗的智慧与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历史反思、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忧国忧民情怀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寄兴化叶明府进卿二首·其二

一昨连甍较诈狙,缿筒合斗未良图。

君来嚬笑民之法,政绝锋铓古与徒。

俗变身如游建德,时清人不畏萑苻。

自公日有诗书乐,大府仍无急急符。

(0)

偕章宰劝农房山·其一

登临一拟豁心胸,著我松窗竹屋中。

宛是官曹缚雕虎,不容尘眼到飞鸿。

绵延天际应平碧,孤负林梢抹嫩红。

俛仰去年舒啸地,解衣聊复近熏笼。

(0)

送学生归赴秋试因省别业三首·其一

凉意苏残梦,催儿起问涂。

功名数前辈,术业旧原夫。

漫触烟楼破,应先老骥驱。

蠲痾吾有待,端不倚岐卢。

(0)

送学生归赴秋试因省别业三首·其三

食口几鹅雁,田收问菜麻。

宁堪再揽减,又抱两呕鸦。

投老怜漂泊,何时了贷赊。

终惭陶靖节,归不计生涯。

(0)

送严上舍并寄诸公十首·其一寄张次夔县丞

闻道张夫子,还家俗累轻。

两官终短袖,五字屹长城。

龙断悲人世,烟云写物情。

只今遥夜月,独许伴空明。

(0)

送七子赴省

旋转玑衡运化枢,嗣皇袭六待耆儒。

斗南誉望俱难匹,邺下才华旧不孤。

郡赋今推作者并,王庭可但诤臣趋。

竹林昔隐休回首,四辅三公此首涂。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