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宵推枕梦难安,古事横胸恣浩汗。
空有芜城传鲍照,更无太守识秦观。
驿西屯火孤星白,天半霜钟一击寒。
江海浮名如许钓,欲从龙伯乞鳌竿。
风宵推枕梦难安,古事横胸恣浩汗。
空有芜城传鲍照,更无太守识秦观。
驿西屯火孤星白,天半霜钟一击寒。
江海浮名如许钓,欲从龙伯乞鳌竿。
这首诗《扬州四章(其四)》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扬州古城的复杂情感与深刻感慨。
首句“风宵推枕梦难安”,描绘了夜晚难以入眠的情景,风声与思绪交织,使得诗人辗转反侧,难以获得片刻宁静。这一句以自然界的风声起兴,引出内心的波澜,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古事横胸恣浩汗”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历史的往事比作横在胸口的浩瀚波涛,形象地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感慨。这里的“古事”不仅指具体的事件,也包含了对历史长河中人物命运、社会变迁的反思。
“空有芜城传鲍照,更无太守识秦观”两句,运用典故,借鲍照与秦观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对比。鲍照与秦观都是才华横溢的文人,但“空有”与“更无”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对当前社会缺乏真正理解与欣赏人才的感慨。
“驿西屯火孤星白,天半霜钟一击寒”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驿站西边的烽火与孤独的星辰映衬着寒冷的霜钟,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悲凉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最后,“江海浮名如许钓,欲从龙伯乞鳌竿”一句,以钓鱼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诗人希望像传说中的龙伯一样,拥有钓取江海之大鱼的能力,即拥有洞察世事、超凡脱俗的智慧与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历史反思、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忧国忧民情怀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