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春属清夜,西园恣游历。
入径转金舆,开桥通画鹢。
细藤初上楥,新流渐涵碛。
云峰没城柳,电影开岩壁。
馀春属清夜,西园恣游历。
入径转金舆,开桥通画鹢。
细藤初上楥,新流渐涵碛。
云峰没城柳,电影开岩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西园游玩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暮春时节山水间的静谧与生机。
“馀春属清夜”,余下的春天属于这宁静的夜晚,点明了时间背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西园恣游历”,在西园里尽情地游览,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自由自在的心境。
“入径转金舆,开桥通画鹢”,诗人乘坐华丽的车马进入小径,经过一座装饰精美的桥梁,桥下停泊着画鹢(一种装饰华丽的船),生动描绘了行进过程中的奢华与雅致。
“细藤初上楥,新流渐涵碛”,细长的藤蔓刚刚爬上屋檐,清澈的水流逐渐浸润着沙石,这两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
“云峰没城柳,电影开岩壁”,云雾缭绕的山峰遮住了城中的柳树,而光影则在岩石的缝隙中显现,形象地展示了暮色中景色的变幻,同时也蕴含了一种深邃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暮春夜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以及对生活闲适情趣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是南北朝时期文人墨客游赏山水、抒发情感的佳作。
朔雪飞残腊,融和变凛严。
徐来花出在,骤急霰声兼。
数住天应惜,争繁酒易添。
积深函久润,济大略微嫌。
雅意明书幌,多情入宴帘。
舞腰难学转,峰顶尚饶尖。
露蕊仙盘挹,风毛鬣囿燖。
宫墙胡粉画,梅梗蜀酥黏。
影澹三春絮,光寒八月蟾。
垣涂谁复辨,巨壑有何厌。
狂助诗毫逸,清驱厉气潜。
欢谣腾紫塞,喜色上彤幨。
凝霤收冰乳,堆庭镂虎盐。
吾民无足虑,丰岁可前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