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父送松江蟹》
《同父送松江蟹》全文
宋 / 高似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人间宁有几松江,蟹到强时橙也黄。

非是龟蒙无此隽,自从茂世孰为忙。

乾坤大半渔为宅,雪月从头笔做床。

不读晋书谁了此,晋书曾读也苍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sòngsōngjiāngxiè
sòng / gāosūn

rénjiānníngyǒusōngjiāngxièdàoqiángshíchénghuáng

fēishìguīméngjùncóngmàoshìshúwèirén

qiánkūnbànwèizháixuěyuècóngtóuzuòxiū

jìnshūshuílejìnshūcéngcāngmáng

翻译
世间哪里还能找到几处像松江这样的地方,当螃蟹肥美时,橙子也正好变黄。
并非龟蒙(古人名,这里泛指才子)没有这样的雅趣,自茂世(盛世)以来,又有谁会如此悠闲呢。
天地间大部分渔民以渔舟为家,雪月美景下,他们以笔为床,过着诗酒生活。
若不研读晋朝的历史,谁能理解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即使读过晋书的人,也会感到它的深沉广阔。
注释
宁:哪里,岂能。
松江:地名,比喻清幽之地。
蟹到强时:螃蟹肥美的时候。
茂世:繁荣昌盛的时代。
渔为宅:以捕鱼为生,把船当作住所。
笔做床:以笔作为写作或休息的工具,象征诗意生活。
晋书:中国古代史书,这里代指古代典籍。
苍茫:深远,浩渺,形容晋书内容丰富深邃。
鉴赏

这首宋诗《同父送松江蟹》是高似孙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松江蟹的赞赏以及对渔家生活的向往。首句“人间宁有几松江”以疑问语气感叹松江的罕见和独特,暗示其水质优良,蟹类生长得特别好。次句“蟹到强时橙也黄”描绘了丰收季节蟹肥橙黄的景象,富有生活气息。

诗人接着通过“非是龟蒙无此隽”一句,将自己与古代隐士龟蒙相提并论,表达出对闲适生活的欣赏和追求。他感慨自宋代以来,忙碌之人甚多,能像龟蒙那样悠然自得的已经不多见。“自从茂世孰为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忙碌的社会现实。

“乾坤大半渔为宅,雪月从头笔做床”两句,诗人想象渔夫们的生活,他们把天地当作家园,以笔墨为伴,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流露出对这种简朴而诗意生活的向往。最后,“不读晋书谁了此,晋书曾读也苍茫”以反问收尾,表达了对知识文化的敬仰,同时也暗示只有深入了解历史,才能真正理解这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松江蟹和渔家生活,寄寓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忙碌社会的反思。

作者介绍
高似孙

高似孙
朝代:宋   字:续古   号:疏寮   生辰:1158—1231

高似孙(1158—1231),字续古,号疏寮,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猜你喜欢

许凤山焚香静坐图

天地一劳区,人世苦鹿鹿。

角利复角名,终岁疲奔逐。

劳故不能静,能静即是福。

境静心不静,寸衷尘万斛。

心静身不静,何处避凡俗。

君家有仙灯,华阳得道足。

观君静坐图,令我意枨触。

安得出红尘,把臂入深谷。

(0)

书斋自遣

我生孤僻俗缘悭,竟日阑珊闭故关。

儿女债多遗业减,功名心淡此身閒。

炉中馀篆萦蝌蚪,槛外浮云幻髻鬟。

惟有诗篇足吟咏,渊明责子未曾删。

(0)

感赋八首·其四水秋

遥空漠漠淡浮烟,衰柳长堤瘦可怜。

蠡勺泉枯愁北陌,鲛宫波静忆南天。

月明珊树谁悬网,露冷蓉江好繫船。

我已尘缘参一色,南华毕竟费言诠。

(0)

赠徐吉云军门六首·其一

圣代中兴日,奇才杰出时。

浙东推巨阀,城北挺英姿。

养志慈亲慰,成名上相知。

忠臣原孝子,古训早昭垂。

(0)

中秋对月有感

一天星斗浸楼台,今夜蟾宫四面开。

上界高寒空色相,故乡风景胜蓬莱。

中年丝竹萦哀乐,旧梦邯郸感去来。

此夕霓裳人尽咏,不知谁是谪仙才。

(0)

再和淩君咏秋草二首·其二

光阴容易去如驰,望远蘼芜有所思。

香草美人芳讯杳,河梁游子夕阳迟。

瀛洲春晓三生梦,茅店霜飞一夕知。

转瞬阳和暖吹律,青青河畔又吟诗。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