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资福院》
《宿资福院》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月明写炤寺林幽,最是江湖入念头。

衣染炉烟金漏迥,茶烹石鼎玉蟾留。

山星几点躔官舍,僧院百年过客舟。

封事未投圣主意,长安此夕亦多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yuàn
sòng / shì

yuèmíngxiězhāolínyōuzuìshìjiāngniàntóu

rǎnyānjīnlòujiǒngchápēngshídǐngchánliú

shānxīngdiǎnchánguānshèsēngyuànbǎiniánguòzhōu

fēngshìwèitóushèngzhǔchángānduōchóu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宿资福院》,描绘了夜晚在寂静的寺庙中所见所感。首句“月明写炤寺林幽”以明亮的月光照亮寂静的寺庙和深邃的林木,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次句“最是江湖入念头”表达了诗人身处江湖,心中涌动着对世事的思考和感慨。

第三句“衣染炉烟金漏迥”,通过衣衫被炉火熏染和漏壶滴水声,暗示时间的流逝,诗人独自在寺中度过漫漫长夜。第四句“茶烹石鼎玉蟾留”则描绘了煮茶的情景,以“玉蟾”比喻月亮,寓意品茗时的静谧与诗意。

第五句“山星几点躔官舍”描绘了远处山上的几点星光映照在官员住所,暗含诗人对仕途的遥想。最后一句“僧院百年过客舟”以僧院为背景,表达出人生的短暂和漂泊之感,同时“封事未投圣主意,长安此夕亦多愁”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政治理想尚未实现的忧虑,以及对京城长安的深深挂念。

整首诗以月夜寺庙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苧村烟雨

凫雁人家秋水多,澹烟疏雨暗渔蓑。

分明记得南塘路,何处行舟《白苧》歌。

(0)

拟古十首·其十

大运有兴废,日月不停留。

君看姑苏台,至今麋鹿游。

汉家五侯宅,富贵谁等俦。

白玉刻窗户,黄金饰骅骝。

一朝天气肃,霜落五花裘。

风华不待晚,露叶已惊秋。

所以贤达士,志不忘林丘。

功成身自退,啸歌常悠悠。

(0)

次韵游虎丘

宝刹近城郭,峰从海涌来。

千人盘石侧,绝壁剑池开。

闻道吴王冢,今为释氏台。

古碑题木客,陈迹几风埃。

(0)

客海陵光孝寺秋深感怀二首简盛克明·其二

孤灯照无寐,飘泊寄僧房。

蕙草零秋露,莎鸡啼夜墙。

愁来嗟伯道,老去忆冯唐。

晓把青铜镜,生憎鬓底霜。

(0)

感怀

异方久漂泊,岁晚羁吴门。

慷慨俯流水,悠悠度朝昏。

荆璞献所知,怀宝非有恩。

达人一倾顾,至道千古存。

富贵易追逐,焉能效尘奔。

世态日已薄,忧心向谁论。

(0)

砚池

湛湛冷山骨,幽幽抱日光。

晓吟看雨气,春供汲花香。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