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口几鹅雁,田收问菜麻。
宁堪再揽减,又抱两呕鸦。
投老怜漂泊,何时了贷赊。
终惭陶靖节,归不计生涯。
食口几鹅雁,田收问菜麻。
宁堪再揽减,又抱两呕鸦。
投老怜漂泊,何时了贷赊。
终惭陶靖节,归不计生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送学生归赴秋试因省别业三首(其三)》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农耕生活的画面,表达了对学生的关切和自己的感慨。
首句“食口几鹅雁”,形象地写出家庭生活的简朴,鹅雁象征着丰裕的食物,可能暗示学生家境并不宽裕。接着,“田收问菜麻”描绘出农忙时节,询问蔬菜和芝麻的收获,反映出农事的重要和生活的艰辛。
“宁堪再揽减,又抱两呕鸦”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学生未来的担忧,担心他们学业未成,又要承担起生活的重担,甚至可能像乌鸦一样为生计奔波。“投老怜漂泊,何时了贷赊”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的感慨,以及对借贷问题的忧虑,希望能早日摆脱经济困境。
最后两句“终惭陶靖节,归不计生涯”借用东晋隐士陶渊明的形象,表达诗人虽然羡慕陶渊明的归隐生活,但自己却无法轻易放弃生活,对学生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坚持学业,不计个人生活的艰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体现了诗人对学生的关爱,也反映了他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
盘盘海底石,并树青琅玕。
至阳生至阴,龙宫常苦寒。
扬光炫朝彩,吐气蒸微澜。
根株历千载,莫测劳悴端。
端如巢居子,草木皮衣冠。
超然去人群,取友蹄与翰。
日诵黄帝言,浩叹泪阑干。
奈何天下治,必以云为官。
佩剑黄金环,咀丹白玉盘。
自闻至人德,积热生肺肝。
黄尘日暮起,对面不相看。
三山在何处,使我师王韩。
聊歌紫芝曲,倚君清夜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