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林瘦径傲朝昏,牙发消疏气骨存。
九畹谁移炎海角,半庭新补冷云痕。
圃翁认叶非漳种,墨客知花是楚魂。
从此国香春不断,光风满地长儿孙。
深林瘦径傲朝昏,牙发消疏气骨存。
九畹谁移炎海角,半庭新补冷云痕。
圃翁认叶非漳种,墨客知花是楚魂。
从此国香春不断,光风满地长儿孙。
这首诗名为《种兰花》,作者是宋代诗人赵时伐。诗中描绘了一幅深林小径中种植兰花的场景,兰花虽身处偏远之地,但其坚韧不屈,气韵犹在。"牙发消疏"形容兰花叶片稀疏,却更显其清雅;"九畹谁移炎海角"写出了兰花从炎热之地移植而来,展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半庭新补冷云痕"则以冷云比喻兰花的清冷之美,暗示其高洁品格。
诗人通过"圃翁认叶非漳种"表达对兰花来历的追溯,"墨客知花是楚魂"则进一步强调兰花的文化象征意义,它是楚文化的象征,具有高尚的灵魂。最后两句"从此国香春不断,光风满地长儿孙",寓意兰花的繁衍不息和其香气将永远伴随着春天,成为国家的芬芳,传承后世。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兰花的坚韧与高洁,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兰花文化传承的期望。
仁圣垂文在,虚空日月悬。
陵迟追哲匠,宗旨发幽诠。
法受诸侯请,心教四子传。
春生雪山草,香下棘林天。
顾我从今日,闻经悟宿缘。
凉山万里去,应为教犹偏。
庾公欢此别,路远意犹赊。
为出塘边柳,荣归府中花。
驰阳照古堞,遥思凝寒笳。
延步下前渚,溯觞流浅沙。
湖光引行色,轻舸傍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