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种兰花》
《种兰花》全文
宋 / 赵时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深林瘦径傲朝昏,牙发消疏气骨存。

九畹谁移炎海角,半庭新补冷云痕。

圃翁认叶非漳种,墨客知花是楚魂。

从此国香春不断,光风满地长儿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ǒnglánhuā
sòng / zhàoshí

shēnlínshòujìngàocháohūnxiāoshūcún

jiǔwǎnshuíyánhǎijiǎobàntíngxīnlěngyúnhén

wēngrènfēizhāngzhǒngzhīhuāshìchǔwèi

cóngguóxiāngchūnduànguāngfēngmǎnchángérsūn

翻译
深深的森林小路,无论早晚都独自行走,虽然头发稀疏,但精神气概依然存在。
在遥远的热带之地,谁将兰花移植?半庭院中又添上了冷云般的清新痕迹。
老园丁辨认叶子,知道这不是福建的品种;文人墨客知晓花朵,那是楚地的灵魂。
从此,这国色天香的兰花会年年盛开,清风满地,繁衍出更多的后代。
注释
深林:幽深的森林。
牙发:形容头发稀疏。
炎海角:热带边远地区。
冷云痕: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痕迹。
圃翁:老园丁。
漳种:指福建地区的植物。
墨客:文人墨客。
楚魂:象征楚地的文化或精神。
国香:指兰花,因其香气浓郁而被视为国色。
光风:清风,光明正大的风气。
长儿孙:比喻兰花繁衍后代。
鉴赏

这首诗名为《种兰花》,作者是宋代诗人赵时伐。诗中描绘了一幅深林小径中种植兰花的场景,兰花虽身处偏远之地,但其坚韧不屈,气韵犹在。"牙发消疏"形容兰花叶片稀疏,却更显其清雅;"九畹谁移炎海角"写出了兰花从炎热之地移植而来,展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半庭新补冷云痕"则以冷云比喻兰花的清冷之美,暗示其高洁品格。

诗人通过"圃翁认叶非漳种"表达对兰花来历的追溯,"墨客知花是楚魂"则进一步强调兰花的文化象征意义,它是楚文化的象征,具有高尚的灵魂。最后两句"从此国香春不断,光风满地长儿孙",寓意兰花的繁衍不息和其香气将永远伴随着春天,成为国家的芬芳,传承后世。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兰花的坚韧与高洁,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兰花文化传承的期望。

作者介绍

赵时伐
朝代:宋

赵时伐,宋魏王廷美九世孙(《宋史·宗室世系》二三)。
猜你喜欢

柏堂新成乐未央,回来回去绕裴郎。

(0)

春日和卢使君幼平开元寺听妙奘上人讲

仁圣垂文在,虚空日月悬。

陵迟追哲匠,宗旨发幽诠。

法受诸侯请,心教四子传。

春生雪山草,香下棘林天。

顾我从今日,闻经悟宿缘。

凉山万里去,应为教犹偏。

(0)

同袁高使君送李判官使回

庾公欢此别,路远意犹赊。

为出塘边柳,荣归府中花。

驰阳照古堞,遥思凝寒笳。

延步下前渚,溯觞流浅沙。

湖光引行色,轻舸傍残霞。

(0)

送珍上人还天竺兼寄广通上人秦山人

江寺名天竺,多居蹑远踪。

春帆依柳浦,轻履上莲峰。

禅子兼三隐,空书共一封。

因君达山信,应向白云逢。

(0)

鲍防《云门寺济公上方偈序》.崔泌《蔷薇偈》

护草木性,植彼蔷薇。眼根不染,见尔色非。

(0)

嘲高士廉木履

刺鼻何曾嚏,蹋面不知嗔。

高生两个齿,自谓得胜人。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