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华寺》
《玉华寺》全文
宋 / 宋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一径入云壑,游人高下行。

绿萝垂绀幰,屏壁削层城。

山气蒸衣湿,松风洒面清。

野僧遗万事,饱听石泉声。

(0)
注释
一径:一条小路。
入:深入。
云壑:云雾缭绕的山谷。
游人:游历的人。
高下:上上下下。
绿萝:绿色的藤蔓。
垂:低垂。
绀幰:蓝色的车帘(这里比喻绿色的藤蔓)。
屏壁:山壁。
削层城:如削的城墙。
山气:山间的雾气。
蒸:蒸腾。
衣湿:衣物湿润。
松风:松树的风。
洒面清:拂过脸颊带来清凉。
野僧:山中的野和尚。
遗:忘却。
万事:世间的一切事务。
饱听:尽情聆听。
石泉声:石泉的声音。
翻译
一条小路深入云雾缭绕的山谷,游人们上上下下穿行其中。
绿色的藤蔓低垂,如同蓝色的车帘,山壁如削,仿佛层层城墙。
山间的雾气让衣物都变得湿润,松树的风拂过脸颊带来清凉。
山中的野僧忘却世间纷扰,只静静地聆听石泉潺潺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深静谧的山中寺庙景象。开篇“一径入云壑,游人高下行”两句,以“一径”指引读者进入云雾缭绕的山谷之中,那里有游人在崎岖的小路上行走,给人一种探幽寻秘的感觉。

接着,“绿萝垂绀幰,屏壁削层城”两句,则通过对寺庙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派宁静致远的气氛。绿色的藤蔓如同幕帘般垂挂,而寺墙则像是被岁月剥蚀,显得古朴而坚固。

“山气蒸衣湿,松风洒面清”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让人感受到山中的清新空气和潮湿的气息。同时,松树轻拂过脸庞的感觉,更增添了一份凉爽。

最后,“野僧遗万事,饱听石泉声”两句,则表现出一位隐居在深山之中的僧人,对世间纷扰万事已经置之度外,全神贯注地聆听着自然界中清澈的泉水声音。这里的“遗万事”和“饱听”,都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寺庙景色的描绘,以及僧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情态,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理想之地。

作者介绍

宋球
朝代:宋

开封酸枣人,宋守约子。以荫干当礼宾院。曾议西北马政之弊。神宗时出使高丽,归而图记其山川、风俗上之,进通事舍人。神宗死,使契丹告哀。积迁西上閤门使、枢密副都承旨。
猜你喜欢

送卓叔良回三山二首·其二

诸孙远迎侍,独老久怀归。

束担琴书古,还家邻旧非。

扫松经故陇,采菊授时衣。

八十免为客,庭柯倚夕晖。

(0)

别云壑

枉策来相访,衡门宜暂留。

故情怜独老,清论慰穷愁。

芋火寒初拨,藜羹暖未收。

归心何偪侧,又宿水东头。

(0)

挽赵子将三首·其二

北阙诸公荐,江西一命荣。

穷途淹疾病,造物忌才名。

牢落逢兵甲,暌离异死生。

天长鸿雁去,挥泪望江城。

(0)

余复婴近以方壶所写大王峰转惠暇日展玩殊有幽趣因题

方壶画山世有名,生纸一幅涂纵横。

孤峰倚天旭日上,危石拔地秋风生。

壮游曾来拾瑶草,梦里武夷清未了。

紫阳五曲石门荒,金老三间茅屋小。

兴来故笔起层峦,万仞嵯峨咫尺间。

龙洞云烟含宿雨,鹤坛星月满空山。

武林道士余三一,来憩松根讲周易。

十年不出鬓垂丝,九转将成眼如漆。

新图千里寄神交,东南一柱青天高。

愿授神方服石髓,共听仙乐鸣云璈。

閒窗持赠深有意,念我衰年住尘世。

便欲呼儿挽鹿车,从此相随入苍翠。

(0)

离怀寄汪宗彝杨孟瑄魏居敬·其一

绿树啼鹃春又归,雨晴山径溅香泥。

杨花不似离情薄,犹趁东风逐马蹄。

(0)

襄阳怀古

东连吴会接南荆,西引岷峨鸟道青。

波涨潭溪曾跃马,台荒郢树忆呼鹰。

鹿门庞老遗残径,岘首羊公有故城。

零落断碑风景异,至今父老涕纵横。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