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头难著枕,病眼厌看书。
无酒销长夜,回灯照小馀。
三元推废王,九曜入乘除。
廊庙应多算,参差斡太虚。
风头难著枕,病眼厌看书。
无酒销长夜,回灯照小馀。
三元推废王,九曜入乘除。
廊庙应多算,参差斡太虚。
这段诗歌出自唐代诗人元稹之手,体现了诗人在困顿中的感慨与无奈。首句“风头难著枕”描绘了一种身体不适、难以安眠的状态,而“病眼厌看书”则进一步表明了诗人的视力受损,即使是阅读这项精神活动也变得艰难。
接着,“无酒销长夜”透露出一种寂寞与孤独,酒在古代文化中常作为消遣时光、缓解愁绪的工具,而这里却提及“无酒”,显然加剧了诗人内心的凄凉。紧随其后的是“回灯照小馀”,这不仅描写了夜晚的孤独,也暗示着时间在流逝,光阴似箭。
下片则转向更为深远的思考,“三元推废王”可能指代历史上的兴衰更迭,“九曜入乘除”中“九曜”往往与天文、星象有关,或许在此处象征着诗人对命运的无力感。紧接着,“廊庙应多算”则是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忧虑和预测,而“参差斡太虚”则似在描绘一幅宏大而又空旷的宇宙图景。
整体来看,这段诗词通过对夜晚孤独、身体不适以及历史更迭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和对于未来不可预知命运的思考。
正云外、层阴乍霁,又引天际,送春余恨。
半老江湖,怨晴愁雨,没期准。
沙头风色,从来是,催离信。
五渚任兴亡,忘不了,蔫花啼粉。
春晚,但看流水去,谁管佳人远近。
征帆似笋,指吴蜀浪高涛愤。
恁渺渺、万里烟波,楚宫外、柳绵吹尽。
便跨海楼船,不抵鸱夷俘稳。
理征鞭、又将去也,骊歌唱得声破。
别怀枨触浑无俚,况又自伤轗坷。生憾者。
问此去,青山更有谁知我。欲留未可。
且落叶扁舟,联吟拌醉,怅玉津渔火。记倾盖。
正是那时雪堕。岁华还虑虚过。
岚边行榼花间屧,准备嬉游最妥。君恋么。
便风絮,浪萍凄悄荒邮左。明年春娜。
有残月晓风,芦沟杨柳,寻梦正无那。
湘烟潇月,碧濛濛无际。罨画红楼远疑睡。
荡微芒、千叠浸透苍苔。浑不管、凉到袜罗尖未。
玉绳低转处,星漂云流,丁字前头眼儿媚。
试卷望秋河、天上人间,祗相隔、盈盈无几。
倘吹得、天风佩环来,便猜作、前身洛川仙子。
正瞢腾岁月,底处销愁。金奏急,笛声柔。
看秦云冉冉,和风袅袅,花团爨末,菊部班头。
中有一人,惠而好我,情在歌喉低处留。
春事刚逢九旬过,秋波一转大千收。
无奈彩云易散,风流顿歇,阳关长、只索休休。
休倚柱,莫抛球。非关缱绻,不是绸缪。
知己难逢,千金难买,国香何在,百卉何稠。
素心人偶,是三都妙手,行吟立望,新月如钩。
似踞灶觚听,请脱醉中仙。
抚剑作色疾视,一笑岂其然。
且问酒星何在,遮莫罡风吹散,瞻望斗牛閒。
世事不知许,归去抱头眠。卓家畔,陶家侧,境相连。
梦中大噱,梦闻钧旨下人寰。
尽尔金迷纸醉,逐处琼林祗树,腰橐十分圆。
罔两各欢喜,叉手不须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