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云外、层阴乍霁,又引天际,送春余恨。
半老江湖,怨晴愁雨,没期准。
沙头风色,从来是,催离信。
五渚任兴亡,忘不了,蔫花啼粉。
春晚,但看流水去,谁管佳人远近。
征帆似笋,指吴蜀浪高涛愤。
恁渺渺、万里烟波,楚宫外、柳绵吹尽。
便跨海楼船,不抵鸱夷俘稳。
正云外、层阴乍霁,又引天际,送春余恨。
半老江湖,怨晴愁雨,没期准。
沙头风色,从来是,催离信。
五渚任兴亡,忘不了,蔫花啼粉。
春晚,但看流水去,谁管佳人远近。
征帆似笋,指吴蜀浪高涛愤。
恁渺渺、万里烟波,楚宫外、柳绵吹尽。
便跨海楼船,不抵鸱夷俘稳。
这首诗名为《长亭怨·沙市晴望》,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文人王闿运所作。诗人以云开天际、春残离恨为背景,描绘了沙市晴空下别离的场景。他感慨自己半生漂泊江湖,对天气变化无常充满怨愁,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无奈。沙头的风仿佛在催促离别,即使面对五渚的兴衰变迁,诗人也无法忘怀那些凋零的花朵和远去的佳人。
诗人进一步借景抒情,感叹春天已逝,流水无情地流逝,佳人的行踪不再关心。江上的船只如同竹笋般挺立,象征着壮志难酬,他心中充满了对吴蜀之地的忧虑和对动荡时局的愤慨。万里烟波中,楚宫外的柳絮飘尽,更显孤独与寂寥。即使有豪情壮志,想要乘船远行,也比不上范蠡那样乘舟归隐的安稳。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
喜峰忽起乱胡沙,蓟遵白骨杂如麻。
霜戈踏拥枯杨杪,铁骑横穿宿草芽。
严冬十月方觱发,朔风凛栗倒骝骅。
我师安肯轻暴露,刁斗不闻闻胡笳。
阃外交驰孔炽檄,廷中祇作匪茹芽。
不信干城无纠纠,徒使中逵悲兔罝。
天子赫斯亲授钺,词臣翻入邦政衙。
忠义激人人感泣,挥泪军前众无哗。
四海勤王犹观望,首期身倡遂驱车。
仓卒未遑师干试,须臾独力竟难加。
方寸铁肝终涂地,一代忠臣不暂赊。
英魂零落今何处,气作山河壮朝家。
司马一死寻常事,海外遥闻起恨嗟。
白云山下多瑶草,白云山中开士老。
古拓空馀瘗鹤铭,新诗偶寄呼鸾道。
近闻结屋清溪阴,烟莎不剪莓苔深。
有时长啸倚岩石,木叶萧萧风满林。
短衣荷篑无人识,日采松花充午食。
藜杖归来及晚钟,前峰月照溪烟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