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缕曲》
《金缕曲》全文
清 / 谭献   形式: 词  词牌: 贺新郎

离思无昏晓。不分明、东风吹断,旧时颦笑。

疏雨重帘烟漠漠,花色雨中新好。

又只怕、人随花老。

珍重乍来双燕子,问玉骢,何处嘶芳草。

腰带减,更多少。春衫裁剪浑抛了。

盼长亭、行人不见,飞云缥缈。

一纸音书和泪读,却恨眼昏字小。

见说是、天涯春到。

梦倚房栊通一顾,奈醒来,各自闲烦恼。

知两地,怨啼鸟。

(0)
鉴赏

这首词以“离思”为主题,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愁绪。开篇“离思无昏晓”,直接揭示了情感的持久与深沉,不分昼夜。接下来,“东风吹断,旧时颦笑”描绘了回忆中春风中恋人欢笑的画面,如今却被无情的东风打断,显得格外凄凉。

“疏雨重帘烟漠漠,花色雨中新好”通过环境的渲染,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即使雨后的花色清新,也难以驱散心中的落寞。他担心“人随花老”,暗示着时光流逝,佳人易老。

“珍重乍来双燕子,问玉骢,何处嘶芳草”借双燕归来反衬自己的孤独,想象中的爱人乘坐的马匹在远方的芳草地上嘶鸣,更增添了思念之情。接下来写到主人公因思念过度而衣带渐宽,春衫闲置,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苦。

“盼长亭、行人不见,飞云缥缈”描绘了期盼中的场景,但现实却是行踪难觅,唯有飞云寄托遥想。读信时“一纸音书和泪读”,字字句句皆是愁绪,恨字眼小,看不清楚,更添哀伤。

“见说是、天涯春到”透露出远方传来春的消息,然而这并不能缓解主人公的离愁。梦境中短暂的相聚后,“醒来各自闲烦恼”,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加深了痛苦。最后以“知两地,怨啼鸟”作结,以鸟儿的啼叫象征着两地相思的无尽哀怨。

整体来看,谭献的这首《金缕曲》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深沉的离别之痛和无尽的思念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谭献

谭献
朝代:清

谭献(1832~1901),近代词人、学者。原名廷献,一作献纶,字仲修,号复堂、半厂、仲仪(又署谭仪)、山桑宦、非见斋、化书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谭献的词,内容多抒写士大夫文人的情趣。由于强调"寄托",风格过于含蓄隐曲。但文词隽秀,琅琅可诵,尤以小令为长。著有《复堂类集》,包括文、诗、词、日记等。另有《复堂诗续》、《复堂文续》、《复堂日记补录》。词集《复堂词》,录词104阕。
猜你喜欢

刘德修殿院持节归蜀

堂堂柏府几人过,屈指精忠竟若何。

正尔浮云遮白日,赖公砥柱立颓波。

回天力挽千钧重,去国身轻一叶多。

万里长江向东去,清明无日可镌磨。

(0)

题牧隐二首·其一

年来厌索长安米,老去犹居大隐廛。

岂是红尘故相挽,枉令空愧牧牛篇。

(0)

和同年春日韵五首·其三

一川晴草竞春光,绿抹红匀日日忙。

榼酒莫辞花下醉,相将堤上柳花黄。

(0)

用杨诚斋韵再题欧阳长老墨梅·其三

从来冰雪体,引墨为君开。

寄语金鸾客,和羹人正来。

(0)

寄题夏时甫晓山亭诗

夏君人中英,讷斋天下士。

襟期脩篁友,节操孤松比。

大书晓山扁,山色来棐几。

爱此朝气爽,未明揽衣起。

讷斋我妇翁,颇曾窥涯涘。

结交折辈行,逢人说夏子。

因读晓山吟,令我慨生死。

人世亦何为,仕宦聊尔尔。

孰知死不朽,香名垂千祀。

此人不复得,此诗谁能似。

时甫盍刻石,方山可对峙。

(0)

读朱冠之诗有作三首·其三

多言外好中何有,有德之言春意融。

惟一性天真洞彻,许多事理尽流通。

句新悦耳源先涸,思苦雕肝味易穷。

自古才人皆患此,就中崛强是扬雄。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