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识君非马邓亲,朝来门外唤何频。
颜家陋巷谁知己,萧寺空门半故人。
党进帐深希问讯,何曾席远绝音尘。
几回素店书勤事,岁送青州曲米春。
我识君非马邓亲,朝来门外唤何频。
颜家陋巷谁知己,萧寺空门半故人。
党进帐深希问讯,何曾席远绝音尘。
几回素店书勤事,岁送青州曲米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的深切关怀。首联“我识君非马邓亲,朝来门外唤何频”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非亲缘关系,但朝朝暮暮的呼唤却如同亲人一般,体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紧密。
颔联“颜家陋巷谁知己,萧寺空门半故人”运用典故,以颜回和僧侣的生活环境来比喻自己与友人之间虽身处简陋,但彼此相知相惜,如同知己。同时,“萧寺空门”也暗示了友人可能在远离尘嚣的地方,但“半故人”则表明两人之间的情感并未因距离而疏远。
颈联“党进帐深希问讯,何曾席远绝音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即使友人在深邃的帐幕中,诗人也希望得到问候;即便相隔遥远,也未曾断绝联系,体现了深厚的友谊不受时空限制。
尾联“几回素店书勤事,岁送青州曲米春”则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如在素净的店铺里勤奋工作,每年向青州寄送曲米酒,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长久支持与关怀,以及两人之间情感的深厚与持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超越物质与空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在平凡生活中的相互扶持与深情厚谊。
苕溪秋高水初落,菱花已老菱生角。
红裙绿髻谁家人,小艇如梭不停泊。
三三两两共采菱,纤纤十指寒如冰。
不怕指寒并刺损,只恐归家无斗升。
湖州人家风俗美,男解耕田女丝枲。
采菱郎是采桑人,又与家中助生理。
落日青山敛暮烟,湖波十里镜中天。
清歌一曲循归路,不似耶溪唱采莲。
鲜卑胡,汉儿是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纑。
使汝温饱相歌呼,胡为虐彼无宁居?
汉土著鲜卑汝客,作一疋绢一斛粟。
为汝击,贼使汝乐,胡为疾彼同剽掠?
高丞相,三军主,能胡言,能汉语。
胡为爪牙汉肝腑,奸雄桀骜不足数,犹能虎视中原土。
君不见鲜卑小儿难共事,河南行台徵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