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堆奇忽块磊,径欲凭虚寻我对。
梵宫日月擦鸱尾,复道云霓涌鳌背。
佛将高广快心赏,天为空长舒眼碍。
冰层蹙岸见河漳,雪气明山数齐岱。
安知一身寄城郭,却指万顶看阛阓。
承平大驾昔此留,望幸遗民今几在。
哦诗人物到白也,题字风流希湛辈。
北都三士行作图,胜游一日不可废。
胸中堆奇忽块磊,径欲凭虚寻我对。
梵宫日月擦鸱尾,复道云霓涌鳌背。
佛将高广快心赏,天为空长舒眼碍。
冰层蹙岸见河漳,雪气明山数齐岱。
安知一身寄城郭,却指万顶看阛阓。
承平大驾昔此留,望幸遗民今几在。
哦诗人物到白也,题字风流希湛辈。
北都三士行作图,胜游一日不可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元忠少逸一同登临大安阁的壮丽景象和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首先,诗人以“胸中堆奇忽块磊,径欲凭虚寻我对”开篇,表达了内心深处对自然美景的渴望与向往,想要超越现实,与自然对话的强烈愿望。接着,“梵宫日月擦鸱尾,复道云霓涌鳌背”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安阁周围日月交辉、云霓翻腾的壮观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氛围。
“佛将高广快心赏,天为空长舒眼碍”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佛教精神的向往与追求。接下来,“冰层蹙岸见河漳,雪气明山数齐岱”描绘了冬日山川的静谧之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纯净。
“安知一身寄城郭,却指万顶看阛阓”两句,诗人从个人的局限中跳脱出来,以更广阔的视角审视世界,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思。随后,“承平大驾昔此留,望幸遗民今几在”借古喻今,感慨历史的变迁与世事的无常。
最后,“哦诗人物到白也,题字风流希湛辈”赞美了古代诗人如白居易的才华与风骨,以及像湛辈这样的文人雅士的高洁情操。通过这一系列的联想与对比,诗人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忽忽不知秋已中,起来望尽江之东。
天风吹上一片月,万古有尽明无穷。
自歌自酌自起舞,失喜堕在明光宫。
须臾见云不见月,九州之外俱昏濛。
我狂绝叫天何聪,乾坤如此宁匆匆。
江流冥冥上有枫,云边又叫南飞鸿。
有酒且醉无酒可,有月不与无月同。
丈夫意气见石裂,直欲扫裂云皆空。
低徊一笑良自悟,事与变会谁其逢。
仰看云月勿复道,西风落山人睡觉。
踰淮数百里,欣逢下邳山。
新安十数峰,窈窕霞影间。
遥看若可即,既近杳难攀。
契深迹莫遂,怅然空厚颜。
倦鹭辨沙落,远禽求村还。
已暮将何归,回涛冒瀴湾。
渡口双古柳,茅茨相与环。
清时寄孤枕,敢厌闻惊潺。
水荒子,日日悲歌向城市。
辞危调苦不忍闻,妻孥散尽馀一身。
城中米贵丐者众,崎岖一饱经千门。
城中昔食城外米,城外人今食城里。
耕者渐少田渐荒,政恐明年不如此。
水荒子,行歌乞食良不恶,犹胜弄兵狱中死。
霜水收风涛,江船稳归路。
唯应江间月,照汝来往屡。
长沙隔南云,尚饱艰险趣。
天涯念棋错,睽阔皆旧故。
新知苟会心,何必欢有素。
黄钟未悬业,众目齐瓦釜。
大音故希声,欲说难至户。
况我言毛輶,谁复听其句?
所恃君盛年,学仕犹未暮。
丈夫重道义,自足轻外鹜。
观今纷华俦,愠喜随一芋。
愿终藏山书,荣于鹿眠赋。
浊泾一斛几半区,白田一沃成膏腴。
汾水流源亦不殊,循崖挟阜不可渠。
姑射山高草木敷,精英四散清流疏。
清流溉田田即癯,耕犍啬夫疲粪车。
陈蕃一室还扫除,渊明亦复新其庐。
伯夷柳惠圣之徒,其源逼窄其流污。
春日秋霜与化俎,何当得此辅唐虞。
中行未易良可吁,晋人努力无为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