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月十日出都城二首·其一》
《十月十日出都城二首·其一》全文
元 / 邓文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倦客愁深素发生,分甘投劾谢尘缨。

老来每愧公车召,归去何须祖帐荣。

红叶早霜催岁晏,白鸥野水与云平。

腐儒漫任真无补,深负岩居与谷耕。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邓文原所作的《十月十日出都城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心境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首句“倦客愁深素发生”,诗人以“倦客”自喻,表达了长期官场生涯后的疲惫与忧愁,头发因忧虑而变白,形象地展现了内心的沉重负担。

“分甘投劾谢尘缨”一句,说明诗人主动辞官,摆脱了官场的束缚,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由的生活方式。“分甘”意为甘愿承受辞官带来的苦楚,“谢尘缨”则是辞去官职的委婉表达,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决绝态度。

“老来每愧公车召,归去何须祖帐荣”两句,诗人回忆起年轻时被朝廷征召的荣耀时刻,现在选择归隐,不再需要那些仪式上的荣誉,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红叶早霜催岁晏,白鸥野水与云平”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红叶在早霜的催促下逐渐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白鸥在广阔的野水上与白云相平,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腐儒漫任真无补,深负岩居与谷耕”最后两句,诗人自嘲自己虽任由性情发展,却对社会并无实际贡献,表达了对未能在官场有所作为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归隐山林、与自然为伍的满足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归隐的心理转变,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邓文原
朝代:元   字:善之   籍贯:绵州(今四川绵阳)   生辰:公元1258年至1328年

邓文原(公元1258年至1328年),字善之,一字匪石,人称素履先生,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又因绵州古属巴西郡,人称邓文原为“邓巴西”。其父早年避兵入杭,遂迁寓浙江杭州,或称杭州人。历官江浙儒学提举、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翰林侍讲学士,卒谥文肃。其政绩卓著,为一代廉吏,其文章出众,也堪称元初文坛泰斗,《元史》有传。著述有《巴西文集》、《内制集》、《素履斋稿》等。
猜你喜欢

清心镜

这儒生,俗姓李。悟无为清净,自然玄理。

应玉皇、仙举争魁,腾孔鲤问礼。听予言,归故里。

再住环墙,殷勤修里。

碧桃熟、自有琼浆,傲申生饮醴。

(0)

十报恩.上街求乞

人人休惜一文钱。好与贫儿且结缘。

暗暗还贤增万倍,明明助我养三田。

舍悭自是开心地,割爱方能达妙玄。

一日悟来离苦海,逍遥物外共修仙。

(0)

临江仙

南洋海岛观音住,清凉迥出尘寰。

迢迢幽邈隔关山。潺潺急溜,无路见慈颜。

月照漫漫生瑞彩,风吹浩浩波旋。

洪流千里远人间。浪漂云际,凡庶到应难。

(0)

留别凯烈彦卿学士

十年帝里共鸣珂,别后悲欢事几多。

汗竹有编归太史,雨花无迹染维摩。

湘江夜雨生青草,淮海秋风起白波。

明日扁舟又南去,天涯相望意如何。

(0)

鹊桥仙.大雨

城中黑潦,村中黄潦,人都道天瓢翻了。

出门溅我一身泥,这污秽、如何可扫。

东家壁倒,西家壁倒,窥见室家之好。

问天工还有几时晴,天也道、阴晴难保。

(0)

灵洲

一台中立郁苍苍,四面山光接水光。

潮信往来知气候,鼋精出没兆灾祥。

烟生茶灶僧留款,风展蒲帆客去忙。

白发东坡在何许,两行遗墨照琳琅。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