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荒子,日日悲歌向城市。
辞危调苦不忍闻,妻孥散尽馀一身。
城中米贵丐者众,崎岖一饱经千门。
城中昔食城外米,城外人今食城里。
耕者渐少田渐荒,政恐明年不如此。
水荒子,行歌乞食良不恶,犹胜弄兵狱中死。
水荒子,日日悲歌向城市。
辞危调苦不忍闻,妻孥散尽馀一身。
城中米贵丐者众,崎岖一饱经千门。
城中昔食城外米,城外人今食城里。
耕者渐少田渐荒,政恐明年不如此。
水荒子,行歌乞食良不恶,犹胜弄兵狱中死。
这首《水荒子歌二首(其一)》由元代诗人鲜于枢所作,通过对水荒子这一群体的生活描绘,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在饥荒年景中的苦难与挣扎。
诗中首先描绘了水荒子每日在城市中悲歌的情景,表达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与悲苦。接着,诗人通过“妻孥散尽余一身”一句,揭示了水荒子家庭破碎的现实,进一步凸显了他们的孤独与无助。随后,诗人以“城中米贵丐者众,崎岖一饱经千门”描绘了城市中因粮食昂贵而乞讨者众多的景象,展现了人们为了生存而奔波的辛酸。
接下来,“城中昔食城外米,城外人今食城里”两句,巧妙地对比了过去与现在的状况,暗示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与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最后,“耕者渐少田渐荒,政恐明年不如此”则反映了农业生产逐渐衰败的现状,预示着未来的困境可能更加严峻。
整首诗以水荒子的生活为线索,不仅描绘了个人的苦难,也触及了社会的深层次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公、农业生产衰退等,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对比手法,诗人成功地将个人遭遇与社会现象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背景下的社会变迁和人性的光辉。
南山有猛虎,白额斑斓而锦文。
南山有猛虎,白额斑斓而锦文。
目睛铄雷电,齿牙决浮云。
出入乘风飙,威加百兽,熊罴豺狼狐兔,惕息莫敢与共群。
山头绝樵采,山底无四邻。终朝攫取行旅食黎氓。
妇女小儿骨骸若丘山。腥秽不忍闻。
谓虎汝胡不仁。胡不学彼驺虞凤与麟。
百兽有恒食,胡汝好食人。
汝胡太不仁,吾将上诉汝,诉汝司命君。
唶司命君,不汝罪傅。汝角张,汝翼砺。
汝爪距锋以锐。俾汝飞而食,食人万里外。
食人以足,天道好还。忽遇洛阳,三河少年。
贲戎发机,卞庄奋拳。佽飞鼓刃,裴旻控弦。
击鼓鸣钲,张网树旗。有角曷抵,有翼曷飞。
割裂其肉,寝处其皮。以首承溺,为百兽嗤。
永戒后人,为恶勿长,为善勿疑。
彼不余信,请视此诗。
《猛虎行》【明·胡应麟】南山有猛虎,白额斑斓而锦文。南山有猛虎,白额斑斓而锦文。目睛铄雷电,齿牙决浮云。出入乘风飙,威加百兽,熊罴豺狼狐兔,惕息莫敢与共群。山头绝樵采,山底无四邻。终朝攫取行旅食黎氓。妇女小儿骨骸若丘山。腥秽不忍闻。谓虎汝胡不仁。胡不学彼驺虞凤与麟。百兽有恒食,胡汝好食人。汝胡太不仁,吾将上诉汝,诉汝司命君。唶司命君,不汝罪傅。汝角张,汝翼砺。汝爪距锋以锐。俾汝飞而食,食人万里外。食人以足,天道好还。忽遇洛阳,三河少年。贲戎发机,卞庄奋拳。佽飞鼓刃,裴旻控弦。击鼓鸣钲,张网树旗。有角曷抵,有翼曷飞。割裂其肉,寝处其皮。以首承溺,为百兽嗤。永戒后人,为恶勿长,为善勿疑。彼不余信,请视此诗。
https://shici.929r.com/shici/U3I5MsMPq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