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发仪真投宿山寺壁间见向伯恭留题因和其韵》
《发仪真投宿山寺壁间见向伯恭留题因和其韵》全文
宋 / 廖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百年功利要深思,力屈才殚悔恐迟。

万斛行船今足矣,千寻凿石古无之。

谋疑箕子陈洪范,放□周公岂我欺。

安得使轺虚采纳,免将无益害三时。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刚所作的《发仪真投宿山寺壁间见向伯恭留题因和其韵》。全诗以深沉的思考和哲理性的表达,探讨了人生功利与道德抉择之间的关系。

首句“百年功利要深思”,开篇即点明主题,强调了对人生追求的深刻反思。接着,“力屈才殚悔恐迟”一句,表达了在追求功利的过程中,可能会因力量耗尽或才能枯竭而后悔不已的警示。这种对功利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性弱点的洞察。

“万斛行船今足矣,千寻凿石古无之”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追求功利比作巨大的船只和深不可测的凿石,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功利之海中奋力航行,却可能触礁沉没的境况。同时,也暗示了古人未曾达到的深度,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

“谋疑箕子陈洪范,放□周公岂我欺”两句,引用古代智者箕子和周公的故事,表达了对智慧和道德的尊崇。箕子陈洪范,意指明智的策略;周公则象征着公正与诚信。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在追求功利的同时,不应忽视道德和智慧的重要性。

最后,“安得使轺虚采纳,免将无益害三时”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们能采纳正确的建议,避免做出无益甚至有害的选择,保持生活的平衡与和谐。整首诗通过深刻的思考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道德选择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廖刚

廖刚
朝代:宋   号:高峰居士   籍贯:北宋顺昌谟武   生辰:1070-1143

廖刚(1070-1143),字用中,号高峰居士,北宋顺昌谟武人。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廖刚“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廖刚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廖刚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猜你喜欢

释奠诗

正学昭昭责力行,湖湘一派到于今。

好翻愚岛词锋手,密察濂溪理窟心。

二水秋清严奠礼,九疑云近想韶音。

咏归也觉西风好,须信诗□在泮林。

(0)

江神子/江城子

相逢只怕有分离。许多时。暗为期。

常是眉来眼去、惹猜疑。

何似总休拈弄上,轻咳嗽、有人知。

终须买个小船儿。任风吹。尽东西。

假使天涯海角、也相随。

纵被江神收领了,离不得、我和伊。

(0)

喜晴·其一

黄堂通夕听檐声,去谒灵湫及未明。

画鹢破寒收宿霭,老龙擎日献新晴。

何须厌胜驱黄帽,况复精诚却卫兵。

尽道使君能抚字,归途争看古阳城。

(0)

挽奚公彦章承奉诗·其一

上国曾倾盖,文闱昔盍簪。

科名终在子,章服果何心。

朝露悲蒿里,遗风上竹林。

人琴俱不见,哀挽为沾襟。

(0)

挽水东吴主簿诗

当年投笔过淮山,油幕谈兵故不凡。

老去功名空白发,向来簿领愧青衫。

龙龛内典超金界,鸿宝遗编付玉函。

况有诸孙振门户,不须留恨黯松杉。

(0)

和俞孚仲游南坡·其二

平昔相期汗漫游,杖藜还肯访林丘。

君来便觉客不恶,我醉无言山自幽。

柏子乍燃香拂袖,酪奴初试雪浮瓯。

慈亲眉寿閒居好,谁道周南叹滞留。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