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忧兵阅四州,此身只为苦吟留。
林栖几见芦穿膝,室毁欲无茅盖头。
岁月巧将吾辈老,江山唤起故人愁。
诗来忽作山阴想,问字敲门可得不。
自笑忧兵阅四州,此身只为苦吟留。
林栖几见芦穿膝,室毁欲无茅盖头。
岁月巧将吾辈老,江山唤起故人愁。
诗来忽作山阴想,问字敲门可得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萧立之所作的《次曾楚山》。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首联“自笑忧兵阅四州,此身只为苦吟留。”诗人自嘲自己因忧虑战争而游历四方,但最终还是因为对诗歌的热爱而留在了人间。这里既有对世事沧桑的无奈,也有对文学艺术的深情。
颔联“林栖几见芦穿膝,室毁欲无茅盖头。”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隐居生活,芦苇穿膝象征着生活的简朴与清贫,而室毁无茅则反映了诗人居住环境的艰苦。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岁月巧将吾辈老,江山唤起故人愁。”岁月无情,时光流逝,让诗人和同辈人都逐渐老去。江山依旧,却唤起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哀愁。这一联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友情的怀念。
尾联“诗来忽作山阴想,问字敲门可得不。”诗人想象着收到友人寄来的诗作,仿佛回到了山阴之地,心中充满了期待。这不仅是对友情的渴望,也是对文学交流的热切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色和友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宋诗的特色。
王维远矣萧郎死,墨竹古来俱可数。
自从老可出湖州,世人始信前无古。
此图高古不知名,欲与湖州相抗衡。
森森矛戟自相向,淅淅枝条如有声。
高堂素壁时张挂,潇洒浑疑却炎夏。
莫言无地种琅玕,自有清风满图画。
恭闻夏后圣,秉志切元元。
洪波荡中土,隐若裂肺肝。
不辞排决力,宁论胼胝艰。
去家七八载,三过不入门。
诚精格玄昊,金书下层峦。
禹拜受此书,治水识其端。
鞭挞蛟与螭,疏凿江与汉。
江汉故汤汤,河淮无溢湍。
九州一以平,四隩罄欢颜。
上启重华帝,巡狩驻瑶幡。
玄冕照林阿,韶韵播江潭。
爰以上公秩,望兹南维尊。
秩秩虞夏文,郁郁夔龙班。
缅思此盛际,千岁不可攀。
测知圣哲心,匪恣一身安。
顾予道未至,愿言归山樊。
山樊有故侣,终焉击壤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