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竹》
《题画竹》全文
元 / 陈亮   形式: 古风

王维远矣萧郎死,墨竹古来俱可数。

自从老可出湖州,世人始信前无古。

此图高古不知名,欲与湖州相抗衡。

森森矛戟自相向,淅淅枝条如有声。

高堂素壁时张挂,潇洒浑疑却炎夏。

莫言无地种琅玕,自有清风满图画。

(0)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陈亮的《题画竹》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子画卷。诗中不仅赞美了竹子的高洁与坚韧,也表达了对古代画家王维和萧郎的敬仰之情。

首句“王维远矣萧郎死”,开篇即点明了对古代大师的怀念,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而萧郎则是指另一位古代画家,这里用“远矣”和“死”字,表达了对逝去大师的深深哀思。

接着,“墨竹古来俱可数”,指出自古以来,以墨竹为题材的作品虽多,但能真正达到高古境界的却屈指可数,强调了这幅画的独特性。

“自从老可出湖州,世人始信前无古”,通过叙述老可(可能是指某位画家)在湖州创作出一幅高古的竹画后,世人开始相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评价,突出了作品的创新性和影响力。

“此图高古不知名,欲与湖州相抗衡”,诗人直接赞美这幅画作的高古风格,虽然未被广泛知晓,但它却有与湖州(古代著名的文化中心之一)相匹敌的艺术价值。

“森森矛戟自相向,淅淅枝条如有声”,运用生动的比喻,将竹子的形态比作矛戟,既展现了竹子的挺拔与力量,又赋予了它们生命力,仿佛枝条间传来细微的声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高堂素壁时张挂,潇洒浑疑却炎夏”,描述了这幅画作在高雅的厅堂中悬挂时的情景,它不仅装饰了空间,还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夏日之外的世界。

最后,“莫言无地种琅玕,自有清风满图画”,诗人以琅玕(古代传说中的美玉,此处借指竹子)作比,表达即使没有实际的土地种植,这幅画中也充满了清风,寓意着竹子的精神和艺术之美超越了物质的存在,深入人心。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画作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也表达了对古代艺术大师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艺术创新与传承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亮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南柯子·决列心清操

决列心清操,真刚志气真。
超然不落断常坑。
眼界宽舒,焕焕照华清。
锦绣乾坤莹,玲珑世界明。
澄澄虚璧顿圆成。
蜕壳精*,一点碧天星。

(0)

南柯子·厌静曾居市

厌静曾居市,嫌喧却住山。
通真何处不清闲。
内外逍遥,不备利名攀。
蜕质空中显,忘形物外观。
二神凝素出阳关。
鹤性佻佻,一去古长安。

(0)

小重山·阴阳颠倒一声雷

阴阳颠倒一声雷。
忽然惊睡觉,梦中回。
迷云拂尽慧光开。
随风去,抱个日头来。
温养结仙胎。
空中明显现,越灵台。
四维上下看蓬莱。
堪归

(0)

武陵春·太上混元真一*

太上混元真一*,莹净若琼琚。
清腾白云不卷舒。
明见有中无。
冷淡灵光空荡漾,变现总无拘。
上下周流出六虚。
一颗夜明珠。

(0)

杨柳枝·偃息团*玩宝窥

偃息团*玩宝窥。
目无疵。
涤除玄览似婴儿。
正容仪。
欲问今宵何处也。
赴仙期。
满船空载月明归。
上瑶池。

(0)

杨柳枝·孰见西明画锦妆

孰见西明画锦妆。
景非常。
烟波柳岸映斜阳。
水云乡。
咫尺家山人不到,好风光。
步虚升入碧云房。
洞天长。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