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迢递独乘槎,风景萧条一望赊。
楚语逢人千百种,茅檐到处两三家。
芜荒漠漠缘崖路,菊照离离夹岸花。
记得文山曾此过,西风回首意无涯。
烟波迢递独乘槎,风景萧条一望赊。
楚语逢人千百种,茅檐到处两三家。
芜荒漠漠缘崖路,菊照离离夹岸花。
记得文山曾此过,西风回首意无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泰州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
首句“烟波迢递独乘槎”以“烟波”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片广阔而深远的水乡景象,诗人独自乘着木筏在波涛中航行,既显孤独,又带有一份悠然自得的情怀。接着,“风景萧条一望赊”一句,将视野拉远,展现出一片萧瑟的景色,似乎预示着前方的道路并不平坦,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的宁静之美。
“楚语逢人千百种,茅檐到处两三家”两句,通过与当地人的交流和沿途所见的简陋农舍,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多样性和朴素之美。这里既有与不同方言的交流,也有对简单生活状态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民间生活的深切关注和欣赏。
“芜荒漠漠缘崖路,菊照离离夹岸花”则进一步描绘了道路两旁的自然风光。荒草丛生的小路蜿蜒曲折,路边盛开着繁密的野菊花,色彩斑斓,生机勃勃。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希望并存。
最后,“记得文山曾此过,西风回首意无涯”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历史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遐想。提到“文山”,可能是指明代文学家杨慎,他曾经经过此处。诗人站在西风之中,回望过去,心中涌起无限感慨,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想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情感和哲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一天云物护轻寒,阵阵清风约雨乾。
造物有情聊作戏,诗家无赖强寻欢。
吾人已办泥沾帽,晓色还教日照盘。
咫尺龙山君莫负,草枯霜野正平宽。
对床夜雨副深情,去续眉山万古名。
杜宇不来无客恨,鹡鸰相唤有新声。
江西太史吟诗处,洛下先生载道行。
今日重提旧公案,亦须拈问老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