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社有幽子,户庭无杂宾。
若非负苓者,即是耦耕人。
筇稳慵呼马,蔬甘胜擘麟。
箧中诗又满,谁谓此翁贫。
保社有幽子,户庭无杂宾。
若非负苓者,即是耦耕人。
筇稳慵呼马,蔬甘胜擘麟。
箧中诗又满,谁谓此翁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充实。开篇“保社有幽子,户庭无杂宾”表明诗人居住在一个偏僻而安静的地方,没有外界的打扰和访问。紧接着“若非负苓者,即是耦耕人”则透露出诗人可能是一位靠自己双手劳作以维持生计的人,既有采集野果,也有耕种田地。
下片“筇稳慵呼马,蔬甘胜擘麟”中的“筇稳慵呼马”形象生动,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生活的自在;“蔬甘胜擘麟”则通过鲜美的蔬菜比喻诗人的精神世界,比那些华丽但不实用的东西还要珍贵。
最后,“箧中诗又满,谁谓此翁贫”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富足,他的 箧(一种用来放置书籍的器具)里充满了诗篇,虽然物质生活简单,但精神世界异常丰富,因此无法说他是贫穷的。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自然的生活态度和哲学理念。
兵寇残江墅,生涯尽荡除。
事堪煎桂玉,时莫倚诗书。
暮狖啼空半,春山列雨馀。
舟中有新作,回寄示慵疏。
万物患有象,不能逃大明。
始随残魄灭,又逐晓光生。
曲直宁相隐,洪纤必自呈。
还如至公世,洞鉴是非情。
海门相别住荆门,六度秋光两鬓根。
万象倒心难盖口,一生无事可伤魂。
石头城外青山叠,北固窗前白浪翻。
尽是共游题版处,有谁惆怅拂苔痕。